山德士实验室的阿尔伯特·霍夫曼等人最早发现并合成了在裸盖菇。他们以苄基保护的4-羟基吲哚12为起始物,先和草酰氯发生傅克反应,随后与二甲胺生成相应的酰胺,得到功能化吲哚13;接着在四氢呋喃中用氢化锂铝还原,得到苄基保护的psilocin14;随后经钯碳氢解,获得psilocin4;然后经过正丁基锂处理锂化、二苄基磷酰基氯(DBPCl)酰化、水解得到苄基保护的磷酸酯15;最后再一次经钯碳氢解,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psilocybin1。整个路线需要经过8个步骤,并且需要两次钯碳氢解,在最后API成品步骤也用到钯碳,这样的操作非常不利于重金属的除去。磷酸化步骤使用到二苄基磷酰基氯(DBPCl),该试剂不稳定,使用操作不便。优化路线一David E. Nichols等人研究发现,尽管阿尔伯特·霍夫曼的合成路线仍是有效的,但是改进某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产率和纯度。Nichols使用焦磷酸四苄基酯(TBPP)替代二苄基磷酰基氯(DBPCl),使得该步骤操作上更为简便,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后处理工艺,亦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产率以及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