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的《危城》,其实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

金箍棒今天想炒个冷饭,当然,这碗冷饭其实也就过去了一个月不够。

8月份上映的《危城》,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或许《危城》不算一部很顶尖的电影,但是绝对的有诚意,有亮点。

首先,《危城》中涉及到了“选择”。

古天乐饰演的军阀之子曹少璘,暴戾、视人命为无物、心理变态。如此一个大反派光临一个小城镇——普城,并且肆无忌惮地杀人了。普城是个有秩序,治安良好的城镇,保卫团团长杨克难(刘青云饰)极具正义感,不畏强权,抓住了曹少璘,并且在全城民众前说明,必定将其处死,以示公义。

这时候的民众,是极力支持保卫团的决定的。

但之后,曹少璘家的部队来到普城,既表明了曹少璘强大的背景,又昭示了危机即将到来。军阀上校张亦(吴京饰)在曹少璘的暗示下给全城人一个最后通牒,一日后,要不放了曹少璘,要不就屠城。

这里,城中的人开始动摇,逐渐的,大量的民众开始倾向于放人。

作为保卫团团长的杨克难知道,曹少璘放与不放,实际上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变化。以曹少璘的性格,必定是大开杀戒甚至将民众折磨致死。

可是,民众却始终保持着一丝的奢望与期待,认为只要能让杨克难放了曹少璘,他们就可以获救。

这一段的剧情,算是“选择”的主要内容,虽然桥段设计得太过形式化和过于肤浅罢了。可就是这段剧情,令金箍棒想到了曾经看过的,黑泽明的《七武士》。

或许在深度上两部电影差得很远,可是对于“大众”的理解,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人民大众总是会将期待寄托于其他的力量之上,当困难出现,大众会希望保护力量去化解困难。可一旦更强大的力量出现,压倒保护力量,威胁到大众的利益之时,首先出现的选择,必然是屈服、投降,甚至牺牲曾经保护自己的力量去换取生存;联合、团结之类的事情永远只会在“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才会出现。

《危城》的亮点之二,是其打斗的桥段。

各种不同的冷兵器及对战打击,动作的流畅爽快,都是极大的亮点。在这部以打戏为主的电影中,将打戏发挥到这个程度为电影加分不少。

当然,由于其打斗也是偏向于表演,看上去是很华丽,但是就有点不实了。不过,看着好看不就是武打片的主要目的么,好看就已经足够了。

彭于晏的动作虽然卖力,但流畅、潇洒、灵动方面始终还是吴京更胜一筹。

亮点三,就是古天乐。

可以说,古天乐饰演的曹少璘撑起了这部电影的冲突点,同时古天乐的演技更是将这个心理变态的家伙诠释得很有特色。那时不时露出的冷笑,藐视生命、目空一切的眼神,都让金箍棒彻底融入到这个角色中,以致于最后被人围杀的时候金箍棒心中感到一阵痛快。当反派做到能让观众咬牙切齿去痛恨的时候,那可以说已经成功了。

当然,除了上述亮点之外,金箍棒认为这部《危城》最大最大的亮点还是这个:

亲,你走错场了吧!

虽然豆瓣上的评分不高,但金箍棒个人觉得《危城》还是可以一看的,优点缺点都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