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说打工是用老板的钱学习,混日子是浪费生命?

周鸿祎的一番话被骂上了热搜,打工人纷纷表示,明明是你剥削我,还说的像一朵花一样。

企业不是黄埔军校,我倒是想学习,你肯教么?

企业不是福利院,我倒是想混日子,你给我混么?

骂的非常好,但是我觉得,周鸿祎并没有讲错,如果你在他的话前面加两个字,再读一遍。

这两个字就是:你要。

你要把打工变成花老板的钱学习,你要。

你注意,是你要的,是你自己搞来的,而不是老板主动给的,这才讲得通。

老板不可能主动办一所黄埔军校,就是为了培养你,临走再送你一笔启动资金,好让你在他对门开一家竞争性的公司,把他的客户全撬走。

他又不是你爸!

所以这一切只能是你自己偷偷摸摸的,或者说的干脆点,你忽悠老板,背着他得到的。

公元196年,袁术率军进攻徐州,刘备与之相持其间,吕布偷袭下邳,刘备被迫驻扎小沛,没成想吕布毁约,再次进攻,走投无路的刘备投奔了曹操。

曹操待刘备如何?

《三国志》上说,“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

就是说曹操对刘备极好,比后来给关羽的待遇高多了,那时候曹操自己的地盘也没多少,他直接给刘备一个州牧的头衔,后来又封左将军。

左将军名位很高的,东汉末年皇莆嵩平黄巾之乱也就得了这么个头衔。换句话说,你可以认为刘备就是曹操之下的二把手了。

虽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信任,那是因为他刚加入。但刘备是怎么做的呢?他参与了董承谋划的衣带诏,想要弄死曹操,取而代之。

而后又忽悠曹操说我去给你打袁术,带着曹操的部队进攻下邳,杀死了曹操安排的徐州刺史车胄,紧接着又在小沛招兵买马,所谓用曹操的兵,吃曹操的粮,杀曹操的将,夺曹操的地。

这才叫做用老板的钱学习!

我们想一想,曹操如此厚待刘备,可不可能是为了培养他成为自己的对手?

当然不可能。说来说去,曹操这个老板都是想要利用刘备,利用他帮助自己完成自己的目标。

企业雇人为什么有岗位要求,有对人的要求?说来说去这就是一次交易。劳方和资方之间的交易。

你给我钱,我拿钱办事,谁给钱多给谁干,你要咋干就咋干。

就像雇佣兵一样,你给钱多雇佣兵去干你的对手,你对手给钱多,雇佣兵就反过来干你了。

没毛病。

但这是什么交易?这是合同内的交易,这是合同上明码标价的那部分。、

而周鸿祎告诉你的是什么?是没有明码标价的那部分,是合同外的延伸部分。

刘备为什么要参与衣带诏?很简单,老板这个位置,你做得难道我做不得?

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直接做掉老板,接收他原有的团队,刘备入主徐州,就是不费刀兵。

当然了,这个故事不一定要这么讲,你可以说是徐州牧陶谦一眼相中了刘备,就是不愿意把公司给儿子,一定要把公司给刘备。

衣带诏事件如果搞成了,故事也可以这么讲。当时曹操诸子年幼,正逢乱世,刘皇叔不出,如苍生何也?

大家都眼巴巴的,翘首以盼的指着刘皇叔来收拾局面,所以刘皇叔是不得已,勉为其难。

故事是可以这么讲的,这个随意。但是本质没有变,本质就是这件事代价很小,不费刀兵,无非换个老板,曹操换成刘备。

那么当刘备的第一方案行不通的时候,他怎么办?

很简单,带着原公司的团队和钱去办新公司,然后抢老公司的市场去了。

这是一种相对花费巨大的途径,但是目的没变,目的始终是刘备要成长。

刘备从来也没有混过日子,一个摸着自己大腿流着眼泪感慨又粗了的人,一人到中年还不放弃身材管理的人,是不会混日子的。

当然,这不意味着他真的给自己的前老板们做过什么实事。

刘备投公孙瓒,琢磨挖墙脚,挖赵云;刘备投陶谦,琢磨夺徐州;刘备投曹操,晃点人家的兵占人家的地;刘备投刘表,为的是取荆州;刘备投孙权,为的是忽悠人家正面迎击曹操,他好背后捅刀子。

换句话说,刘备的前半生都在打工,但一向是出工不出力,上班就摸鱼。

但是你要注意,人家只是摸鱼,并没有混日子,人家混老板的钱,混老板的时间,但从来不混自己的日子。

刘备这个职业经理人的前半生是怎么过的呢?

他一门心思干两件事。

一、挖人。

每天和手底下俩组长,关羽张飞,一起加班写代码,一起吃加班餐,一起睡行军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还跟隔壁部门的同事眉来眼去,与赵云称兄道弟,以至于后来创业,人家巴巴的赶来投奔。

二、扬名。

刘备很注重宣传自己,很喜欢花公司的钱,结行业的善缘,扬自己的名

比如看到圈内某家公司遇到了困难,二话不说带着本部门的人前往支援,反正花老板的钱呀,但是人家记自己的好。

一来二去,圈子里的人都说刘备仗义,回回吃饭他买单,都往他们公司账上报。

等到日后刘备创业,这些都是什么?都是他的善缘,都会回报给他个人,而不是那些冤大头前东家。

所以这是一个摸鱼而不混日子的典型。一时摸鱼一时爽,一直摸鱼,人家摸出了雨果奖。

你摸鱼无非多拉了两泡带薪屎,也没见你提回家浇地去。但是人家的雨果奖,可是让自己受益终身。

那么刘备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很简单,就是那四个字:预期管理。

刘备是一个对老板做预期管理做的很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有句话我说过很多次,跟预期管理这四个字一样多,那就是:

一个人的价值不体现在他干了什么,而在于他还能干什么。

刘备的牛B之处就在于他明明什么都没有为老板干过,但是他总能让老板相信,他能够干出很大的业绩。

换言之,他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职业经理人,他很会操控老板的预期。

当然了,他的预期从来没有兑现过,他总是晃点了上一家的资源就去改投下一家,不断的拉高自己的估值,直到最后,自己反而先套现了。

所以周鸿祎并没有说错,他给方正,给雅虎都打过工。方正雅虎当年不可能请他去学习,人家雇他是想利用他,没想到反被他利用,被他学了去,而后创立了360。

这个过程是主动的,他主动起了这个心思,而且在与公司的博弈中取胜,才能做到。

听完我的解释你忽然觉得好像也挺对是吧?那为什么起初觉得周鸿祎在晃点你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思考问题还跟小时候一样,上来先要琢磨下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你觉得周鸿祎是老板,他钱比你多,还忽悠你说上班是为了让你学习,听着就生气。

但实际上,这个语境下是没有好人坏人的。

我问你,刘备是坏人么?他用曹操的兵,吃曹操的粮,杀曹操的将,夺曹操的地,做错了么?

当然没有。

因为那不是曹操的,兵将粮地都是汉家的,关曹操鸟事。

你曹操不过是仗着自己强,获得了暂时的优势,那只要我比你强,为何不能取而代之?

汉在当时已经延续了400年,在时人心中,那就是正统,只有为汉做事大家才会觉得我是为公家做事。

你放到周鸿祎的语境下,他讨论的是什么?他讨论的是私企。

一家私企,四十年前哪有老板?往前推几十年,大家都是种地的,大家都是泥腿子。

所谓市场,是无主之地。

你先开了一家公司,赚了钱当了老板那是你强,如果我能取而代之,那就是我强。市场本无主,谁强谁当之。

你发家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我当然也可以对你这么做,你可以这么得来,我就可以这么从你手里取走。

没毛病。

我们很多人没有想通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老是把国企与私企之间搞混淆。

你小时候学过的很多东西都是特指国企的范畴内,因为那个年代私企很少,不像今天这样80%的人都就职于私企。

刘烨演的《守岛人》非常感人,推荐去看,但是有几点希望观影者务必搞清楚。

影片中王继才这个民兵营长花了一生的时间,夫妻二人驻守孤岛。这个精神像玄奘法师一样伟大。

但是你不要忘了,他们是为国守岛。

80年代的时候给他们解决了城镇户口,他媳妇要上岛,给了编制给了工资,他的孩子有培养,儿子后来还读了博士成了军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2019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时代楷模”。

搁在古代,这就是进忠良祠,进贤良祠,受万世香火,这是你们王家世世代代的荣耀。所以影片中那句话出现了三次,王继才说: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我不后悔。

重点是不后悔么?不,重点他省略了,重点是为谁做。

你一生为国做好一件事,青史留名;你一生为私企老板做好一件事,那你就是键盘鼠标工具人呗。

明白这里面的区别了么?

看起来他是在工作,你也是在工作,可他是为公,你只是为私人打工。

他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你年轻的时候也吃过很多苦。他老了,随着国力的提升,会享受各种待遇,你老了,只会被老板一脚踢开。

他做过的所有事,会被人民谨记,而你做过的所有事,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你老板年底再买一辆法拉利。

把这个界限搞清楚你就再也不会糊涂,你和私企老板之间本来就是一盘生意。

生意说到底,八仙过海,各凭本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