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书 | 《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未阅读此书前,对李小龙的了解浅显,基本上仅知道他是一位广受大家喜爱的功夫演员。当看到他认为功夫是内在自我探索的一项工具,在华盛顿大学读书时的专业是哲学,毕业论文有关中国哲学,并且对东西方哲学都有深入的研究时,我意识到李小龙之所以会成为李小龙的原因,也是他的徒弟、众人追随他的原因——而他又是那么的年轻(1940-1973)。

如李小龙自己所言,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因为一直都在学习、发现和发展自己。李小龙说,不道德的事,给几百万美元也不会去做,但正义的事,哪怕只有一毛钱,也义无反顾。

他赢得了西方人与东方人的敬意。

本书并不是他人为李小龙写的传记,而是李小龙亲笔手稿的整理,由李小龙研究专家约翰·里特编辑。

1965年左右,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美国武术界的几位风云人物,虽然门派风格各不相同,但都虚心拜倒在李小龙门下。

“Bruce是唯一能彻底挫败我信心的人。我与他搏击时,完全处于一种敬畏状态。”

李小龙认为截拳道是渡往彼岸的渡船,它能把练功者带至更高的精神境界。截拳道并不是为了伤害,而是生命敞开其秘密的一种途径,是消除贪嗔痴的途径。他把艺术作为了解道的方式,而这又是无法被老师真正教会的。

· 武术:一指望月

叶问与李小龙

李小龙会用禅宗、庄子、空性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来阐述他的武术精髓。

他对于要学习武术的人,会真诚地给出建议,比如对所见的只能相信一半,对所闻的则绝对不要相信。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基本功。简单质朴,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正确的方法。越接近功夫之道的真谛,表达就越精炼。

按照一万小时理论,他一定练习过许多次,以至于另外一位美国高手说到,他的动作是如此之快,眼睛都来不及眨一下。

李小龙一直给大家传递的武术理念是,“实用”比“招式”更重要。我认为这和教育也是相通的。

真正的格斗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枯燥的训练,并不能适应实战中不断地变化。一个按照机械套路去训练的人,把所学招式当作唯一正确方法时,心中一定会装满偏见。这时,他仅仅是一种“产品”。

重要的并不是一个人积累了多少墨守成规的知识,而是如何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通常的形象是,有一千条手臂,每条手臂拿一样器械。如果她的心只停留在其中一条手臂的使用上,其他的九百九十九条手臂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正是由于她心里想到的不只是一条手臂,而是同时用所有的器械,所以她的所有手臂都能极大地发挥效用。这个形象要证明的是,当实现了终极真理的时候,即使一个身体上有一千条臂膀,每一条臂膀都可以通过这种或那种方式发挥作用。——李小龙

武术是人类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所有的套路是人设计的,而人永远比套路重要。

在想要打别人的那一刻,反思自己,是什么让自己无法克制愤怒,而想去伤害别人?这样的追问下去,会发现真正的敌人原来是自己,以武力取胜并非真正的胜利。

至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

· 表演:演员不等同于明星

李小龙把表演看作自我表现的方式,当演员是他选择的职业。

1973年,李小龙成为电影界炙手可热的明星,他依然继续大量购买有关表演艺术、电影制片等类型的书籍,不断学习成长。

他认为,与其说有些人愿意从事演艺事业,不如说他们更想做电影明星。

演员,是表演的艺术家,这和受人追捧的明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而这种专业上的区别,叫作魅力。

李小龙认为,不一定要成为赫赫有名的或者最红的演员,但要成为素质最优秀的演员,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正直的人。剧本必须健康向上,导演也要正派,表演时全身心地投入。一切处理好了,想要的都会随之而来,赚钱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 自我发现:认识你自己

能被称为“家”的,科学家、武术家……某种程度上,他们都保留了一种特质——忠于自己。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信心时,他在世上追求的仅仅是,自由而单纯地完成命运赋予自身的使命。

一个有自我意志的人除了追求自我发展以外,别无他求。他只在乎一件事情——自身的神秘力量,这可以帮助他生存和成长。金钱和权力,既不能保存,也不能增强和深化这种力量,因为金钱和权力的产生都是源自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不信任。那些不相信生命拥有上苍赋予的力量的人,或缺乏自身力量的人,被迫通过类似金钱这样的替代品来补偿自身力量的不足。——李小龙

所有类型的知识归根结底意味着对自我的认识,在李小龙生命最后的四年里,他一再强调这一点。而我在想,乔布斯他们是不是都一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会离开?

李小龙说,许多人一生都致力于去实践一个他们“应该”怎么样的理念,而不是去认识、实现他们本身。自我实现和自我形象实现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只是为他们的自我形象而活着。

“应该主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反复强调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自己玩这种“应该”的游戏——“应该主义”是出自对现实的不满。

李小龙也是在几年中不断努力,从自我形象实现,转变到自我实现,从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想法,转变到去寻找导致自己无知的内在原因。这让他非常高兴,因为能感觉到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能得到新的启发。

一切并无可努力之处,唯有平凡而一无特别。用自己的饭,挑自己的水,做自己的法事,一旦累了,倒卧便睡,无知者自会笑我,但智者却会知我。——道琳法师(唐)

当能看清自己的时候,才能看清别人。

也正是这样,雅典德尔菲神庙(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殿)写着这样的神谕:

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self

看李小龙的写作,感觉不到他是一位好莱坞巨星、是一位有诸多名人弟子追随的师父,他谦逊又平和。

你能感受到他的坚定,正如他自己所写:

我做事情的意志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一定能做成。我的心里无畏无惧、无迷无惑,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

书中还附带了他给挚友写的书信,来感受一下,有没有正巧对治你的问题?

消极的情绪会不知不觉地钻进我们的心里。不时地停下来思考一下(比如心里的担忧、期待等),然后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勇敢地前进,这样做是大有裨益的。

我觉得你把你的大量精力浪费在了担心不必要的事和渴望未来上。发生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事你如何做出反应。开始!开始!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忧虑和消极的想法上。被烦恼所困扰的人缺乏泰然处之的心境,因而不能解决自身问题,他的紧张易怒和反复无常的心态,只会给身边的人徒增烦恼。

写这封信的人是,一位被脊椎伤病所困扰的,但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威力无比的踢法的武术家!from Bruce Lee

最后,以李小龙的诗歌译作结尾。

年轻人属于你的一分一秒一定要抓牢时光荏苒很快你也要衰老……

注:人物图片拍摄自书中,仅作展示用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