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多积累经验,“随笔一篇”,闲暇时间看看

(0)

相关推荐

  • 唐帮录老师讲小周天运转与丹田之气

    站桩和打坐同步练习效果最佳.先实丹田气,培养丹田竖实点,通过丹道逆腹式呼吸,武火练丹,先出现肠鸣,打屁多(矢气),在短短一月,丹田出现点跳,流动,温暖,有一个晚唾时出现丹田立圆转了36分钟,后丹田出现 ...

  • 前辈们留下的练拳宝贵经验(干货分享)

    大凡初学入手时,两肩务要松活,不可强硬.两肘务要内连向下,不可外圈.务须脚尖着地,绝不可平放,平放致起脚不利.前脚必须向前顺踏实,要脚尖点地,后脚必须斜放,亦不可太实,使全脚履地.至于头随势转,阳亦阳 ...

  • 聊聊这些经验,“练拳随笔”,和你一起分享

    漫天星光亮,点点萤虫飞.手能开合,腿可屈伸.某种程度上说,肋骨也是关节.肋头连着胸椎,一根根的,插在椎体上.起式,含着胸腰折叠,肋条波动开合.运即是波,从一开始,就让自己运起来,由波渐旋,由旋入圆,越 ...

  • 一篇练拳的指路明灯,不得不看!

    本文所披露的太极拳架锻炼方法,均是已故太极拳家陆恒昌老师所授.陆老师是田兆麟老师的高足,而田兆麟老师是少侯和杨澄甫的高足.近代著名太极拳高手中的佼佼者.本人于1980年至1985年在上海工作期间,认识 ...

  • 这些练拳经验,老师不说你可能一辈子也悟不透~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导读:作者董英杰(1897~1961),名文科,字质斋,号英杰,杨氏太极拳名家,河北任县北街人,祖上务农,自幼喜书爱棋,聪颖勤奋,体弱而好武.他13岁开始 ...

  • 中国武术练的是拳还是兵器?这篇文章也许可以回答

    史哥多次提到,中国武术里拳法与兵器的关系,并且认为很多拳法在古代都是兵器后来演化而成,曾引起过很多争议,其实个人只是认为中国武术在古代无疑更重视兵器,但随着近代的法制化和冷兵器退出战场,从对兵器的重视 ...

  • 解读:一辈子也难以悟透的练拳经验

    太极那些事已关注昨天17:48导读:作者董英杰(1897~1961),名文科,字质斋,号英杰,杨氏太极拳名家,河北任县北街人,祖上务农,自幼喜书爱棋,聪颖勤奋,体弱而好武.他13岁开始习武,曾师从李增 ...

  • 形意前辈留下的宝贵练拳经验

    抽空整理了一点点形意拳前辈的拳法经验,想必大多都是形意爱好者所知道和了解的.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多看看前辈的经验之谈是有益处的.其中'编者注'的部分,是本人一点粗浅的理解,因时间及篇幅的关系,未能多写 ...

  • 这些练拳经验老师不说 你可能一辈子也悟不透~

    董英杰拳照 董英杰(1897-1961),名文科,字质斋,号英杰.杨氏太极拳名家.河北任县北街人.13岁开始习武,曾师从李增魅学习"十三式",又向太极拳家李香远学艺.后成为杨澄甫入 ...

  • 一篇练拳的指路明灯,受益匪浅!

    和美太极 本文所披露的太极拳架锻炼方法,均是已故太极拳家陆恒昌老师所授.陆老师是田兆麟老师的高足,而田兆麟老师是少侯和杨澄甫的高足.近代著名太极拳高手中的佼佼者.本人于1980年至1985年在上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