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帮录老师讲小周天运转与丹田之气

站桩和打坐同步练习效果最佳。先实丹田气,培养丹田竖实点,通过丹道逆腹式呼吸,武火练丹,先出现肠鸣,打屁多(矢气),在短短一月,丹田出现点跳,流动,温暖,有一个晚唾时出现丹田立圆转了36分钟,后丹田出现高热,滚炀,如是悟空过火烟山,出现第一难。马上调整火候,如同炖鸡先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度过了第一难,全身舒服。丹田出现饱满开始气动。

气自动冲开会阴穴,自找方向,向外阴方向流去,道路不通气转向流向肛门,气过不去,出现第二难,难受。使用口诀度过肛门打通尾闾关,尾骨后面如同冬日放火炉,暖洋洋,继而出现整个骨盆热气联成一个整体热气球。气到达医学命门,命门发热,气到两贤俞穴,出现暖气包裹现象,术语为两贤汤煎。

命门生起了火,身体健康素质大大提高,行拳骨盆和命门温热如沐浴,云手时用意推动两贤转动,两贤出现汤热如泡温泉。命门升起火后,要保持火不熄,禁欲。加强练习,每天长达3一5小时。精气旺盛,气在骨髓内上游行很慢,好象测血器里面的水银柱,与筷子尖大小一根内气向背上的神道(夾脊)上下来回游动,内气不足气又下来,气足又上一点,神道难过,这是第三难。这时使用的心法是勿忘无助。约又一月夾脊通了,心脏非常好,因为心与神道相通了。

再一关是玉忱关了,道语说过玉忱为铜墙铁壁关,用的内气更多了,又不准导引,纯属内气自已的力量,走的路线又长,又处于高峰,难攻破堡垒。大约一个月,头上突然一声翁响,气冲上石顶,到达百会,如人在云雲之中,运用心法调好心态。

到头的气不是那么大了,小了一半,气从百会流向前额印堂穴(三田第一关,百会与印堂都叫上丹田,因为上丹田有二个口,所以都叫上丹田),继续下走,但走不动了,又卡起了,山根紧锁,又一难。这时需内气更多,放弃事务,充分利用时间,争取多练,终于天泉打开一股甜水从天堂一涌流落口中,干甜满口。眉尖解锁,气流鼻尖,鼻尖云雾缭绕,人中穴发麻,承漿麻。后气下十二楼阁,气从承浆顺流到喉头下到膻中,回归丹田,继而一吸上百会一呼下丹田,自走了三圈。完成周天功。

有人问打拳有何反应,每当静下来行拳,一人打气感强些,出左脚左脚腿整体如同冬天泡热水脚,使用两脚劲力虚实互换牵引法右腿脚如同感,骨盆,背脊均有同感,到夾脊使用两臂关联法。如沐春风。总体来说,要读通《西游记》,他是一部成佛练功秘笈。不管练拳也好还是练功也好,经络走向先是点跳次是走线再是走面,最后整体。

主要是培养丹田内气,让内气自己走。

拳友问:是像黄豆粒一样大小的点再不规则的跳动吗?

唐帮录老师答:是。

拳友问:脊椎有时热有时微凉是怎么回事儿?大多时是热

唐帮录老师答:凉是寒气出来了,继续热气终会占领高地。关键是掌握火候,如先用大师的似有非有,那你找感觉难,有了丹田温热,就关小火,再用大师的真意。自己掌握,我是这样做的,也是师傅教的。

拳友问:您说站桩和打坐同步练习更好,那两个早晚分开练吗 ?谢谢

唐帮录老师答:如是一师所传,内功心法不悖可以先坐后站,同步练习。反之隔一小时后练。《西游记》一书有意识地描述了佛道两家修练要旨。誉为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悟之者,在儒即可成圣。在释即可成佛。在道可成仙。师徒本一人,唐僧代表生命体,三徒弟,孙悟空配心,主神思所动,一跃十万八千里。故行者。八戒配脾胃,主后天,贪欲,当须八戒。沙悟净,配贤,主后天,本性同善。白龙马配意,善奔驰

拳友问:我想问哈一般站桩需要站多长时间?

唐帮录老师答:一呼一吸脉走六寸,十四经络,七经八脉走完需要28:8分钟。当然站桩也需在这时间以上。若调病需更长。

(0)

相关推荐

  • 【直播精华】如何做到气沉丹田——丹田、呼吸与站庄的要点

    编者按:10月31日下午,会武术的刘路遥大夫来"北科国术讲堂"分享了一堂关于"气沉丹田"的理论和实操课,很多人反映刘大夫的课是烧脑+检验真身课,为什么呢?因为全 ...

  • 想练内家拳先把命门填

    通常学拳第一天老师教你基本功,就是站桩.会用手去摸摸你的命门穴,那是老师看看你的命门的坑是什么情况,正常人命门那都有个坑,站桩就是一个填坑的过程,这样你的身弓才能练出来,才能形成上下的整劲.有坑的,一 ...

  • 真语实语,多年前的内家拳修习日记

    2006年7月12日 一.放松找感觉,打拳要连贯: 二.切记:放松.放慢: 三.拳如书法,静出神妙: 四.松沉圆活,调养蓄发: 五.发劲:又冷又脆. 2006年7月13日 玉女穿梭,像箭一样穿,像羽毛 ...

  • 赵老师“丹田”文章全集

    博古通今 追本溯源 了知丹田 达归正道 开篇:致拳友 各位拳友:近来我用心找到一些有关"气沉丹田""意守丹田""胎息"等方面的文字.由玉春陆 ...

  • 唐帮录老师讲虚实、掤劲、呼吸和内气导引法

    唐帮录老师讲虚实.掤劲.呼吸和内气导引法 拳友问:揽雀尾接单鞭两手如何分虚实呢? 唐帮录老师答:揽雀尾平抹时左转左手为实右手为虚,右转时右掤为实左手为虚.单鞭左手为虚左脚为实,右手为实,右脚为虚.单鞭 ...

  • 吴老师讲如何去脸上的黄气 ▏泽正健康

    如何去脸上的黄气? 脸黄是大多都是脾胃湿气.胆热还有气血不足引起.特别是脸色萎黄的人,我们讲这是因为气血不足.所以祛黄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健脾胃.去湿气. 平时可以煲一些五指毛桃汤加茯苓山药20克煲汤喝. ...

  • 意拳刘普雷老师讲拳录

    意拳名家刘普雷老师讲拳录 桩与良能之论 站桩,要注意的就是要与天地相通,天地相争,天地人三才!脚下要生根, 我们讲站桩,什么是桩呢?原来的人都是树,现在的人都是桩,以前的人都是自然人,现代人相比以前人 ...

  • 传习录‖70.马长勋老师讲《授秘歌》

    <授秘歌>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现在理论太多,什么八卦五行.天干地支.穴位经络,都搬到太极拳上,就全乱套了.但是对于<授秘歌> ...

  • 关庆维老师讲:中医诊脉告诉你这种情况叫肝...

    关庆维老师讲:中医诊脉告诉你这种情况叫肝肾阴虚,患者反过来还会问你,这到底得的什么病?这是在用英语的逻辑去听中国话.中医诊断的是失衡的现象,解读的是症候,而西医解读的是具体的病位,并根据病位起名,而百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大千老师与志一老师讲五脏五味体用关系………………

    本次文稿是大千老师与志一老师讲五脏五味及其体用的一篇录音整理稿,今天看到,解决了本人不少疑惑,感觉两位老师讲得非常好,深入浅出,又非常生动形象,讲得超级好,希望这篇文稿对五脏五味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堂爸选书:不用老师讲的大语文,自己就能学的通识课!

    堂爸选书:不用老师讲的大语文,自己就能学的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