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湿喝病脉证第二(14)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一、治则

(一)利小便

[代表原文]

太陽病,關筛疼痛而煩,脈沉而细一作緩者,此名濕痹。《玉函》云中濕。瀑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肯利其小便。(14)

[白话语释]

提要:指出湿痹的证候以及治疗内湿的原则。

语译

病人具有太阳表证,并见骨节疼痛剧烈,脉沉而细者,称为湿痹。湿痹的主要证候是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而易于排解,其治法应当通利小便。

阐释

湿为六淫之一,湿从外入,则先伤太阳而见表证。湿邪为患,易于流注关节,阻遏阳气,致血行不利,所以关节疼痛而剧烈;烦:此引申为剧烈之意,形容关节疼痛的程度。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重浊,湿邪为患,影响营卫气血的运行,故脉沉而细。如果湿从内生,影响脏腑的气化功能,则可见小便不利;湿盛于里而下趋,故大便溏薄且排解畅快。对于里湿证,应当因势利导,采取通利小便之法,使湿有去路。小便通利,湿从下出,阳气宣通,其病自愈。

辨证论治

主要脉症:关节疼痛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脉沉细。

病机:卫阳不固而湿淫于外,脾阳失运而湿困于中。

治法:利小便通阳以先治内湿,兼祛风胜湿以治外湿。

【临床应用】

第十四条证候属于内外合邪之湿痹,而且是内湿重于外湿,故治疗主张利小便,从而确立了治疗内湿的基本原则,对后世治疗湿病有指导意义。李东垣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源于此。当然,如果仅为外湿,则应采用微汗之法,而又非渗利所能胜任了。至于利小便的方剂,可以五苓散加减。

庚子年三月十七

(0)

相关推荐

  • ​毛德西三 《疟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三 <疟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白虎加桂枝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治验: 男性,50岁.半月前因接连洗冷水澡,随后出现膝.胫.肘.手关节灼热疼痛,晨起体温38.4℃,疼痛处渐次红肿,肘.膝 ...

  • 经方在痹症治疗中的运用

    痹症在临床中症状较多,变化复杂,临证中对经方治疗痹病进行了有意的探索,现总结归纳如下,为临床运用经方治疗痹症提供一些依据,供同道参考. 1 行痹常选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越婢加术汤.柴胡桂枝汤.麻黄 ...

  • 太阳汗出不彻,由腠理流入关节空隙而成湿痹

    风湿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黄帝内经>最早提 ...

  • 万寿竹,见过吗?治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万寿竹,见过吗?治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太极本草2021-03-10 07:25:46 万寿竹 来源产地 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的根及根茎. 夏.秋间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于山坡.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一)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病

    第二节湿病 一.湿痹 [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心烦,脉沉细,这个就是湿痹. 如果你见到关节疼痛,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26)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暍病 二.伤暑热盛证治(白虎加人参汤证) [代表原文]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参湯主之.(26) [白话语释] 提要:论述暑热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25)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暍病 一.脉证 [代表原文] 太陽中喝,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细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齿燥.若發其汗,則惡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17)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三.误下证 (二)湿病误下坏证 [代表原文]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17) [白话语释] 提要:指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16)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三.误下证 (一)湿病误下变证 [代表原文]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22)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二.证治 (三)风湿兼气虚(防己黄芪汤证) [代表原文]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黄耆湯主之.(22) [白话语释] 提要:论述风湿表虚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21)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二.证治 (二)风湿在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代表原文]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舆麻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20)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二.证治 (一)寒湿在表(麻黄加术汤证) [代表原文] 濕家身煩疼,可舆麻黄加术湯發其汗爲宜,慎不可以火攻之.(20) [白话语释] 提要:论述寒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18)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一.治则 (二)发汗 [代表原文]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3、8、10)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痉病 五.预后 [代表原文] 太陽病,發热,脈沉而细者,名曰痙,爲難治.(3) [参考原文] 痤病有灸瘡,難治.(10) 暴腹脹大者,爲欲解.脈如故,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