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发掘(二)
相关推荐
-
一作解读|利用部分同源配对基因ph1b实现抗白粉病基因Pm6精细定位
小麦近缘属种蕴藏大量的优异基因,可以丰富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是小麦改良的重要基础.已正式命名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中,多个基因都来自于小麦野生近缘物种,包括Pm6(提莫菲维小麦).Pm8和Pm20(黑麦). ...
-
一作解读|大穗、高抗条锈且携带叶鞘、叶耳绒毛特征的硬粒小麦-节节麦4D (4B)染色体二体代换系的鉴...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杨武云研究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将D基因渗入AB基因组的方法(图1):首先通过四倍体硬粒小麦与二倍体节节麦杂交及染色体加倍合成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继而再利用人工合成小麦与该四倍 ...
-
aBIOTECH | 李振声课题组在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易位系的创制及鉴定方面取得新进展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Pst)引起的真菌病害,威胁全球小麦的生产.由于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异速度很快,小麦中很多抗病基因丧失抗性. ...
-
广谱抗白粉病基因mlo
大麦mlo(Mildew resistance locus o)基因是Mlo功能缺失(loss-of-function)突变,对白粉病抗性具有负调控作用,介导了大麦对白粉病的广谱和持久抗性.不同于专化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8和Pm17
小麦-黑麦易位系1BL.1RS育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其来源于Petkus黑麦1RS染色体上携带对多种病害抗性基因(Lr26.Sr31.Yr9和Pm8),且具有高产特性,在全世界小麦遗传育种中得到广 ...
-
The Crop Journal | 刘志勇课题组发掘出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Pm64
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教授团队合作在The Crop Journal第7卷第6期发表了题为 "Wh ...
-
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d、Pm3h和PmDR147
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 var. durum Desf., 即T. durum)是属于圆锥小麦的一个栽培种,俗称杜伦麦(Durum wheat),为四倍体小麦,其基因组为A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8
硬粒小麦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已经从硬粒小麦中发掘出多个抗白粉病基因(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d.Pm3h和PmDR147).近日,江苏大学何华纲课题组与烟台大学马朋涛教授和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 ...
-
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发掘(一)
长期以来,小麦野生近缘种属因其蕴藏着丰富的优异基因资源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中,取得成效早.成就最大的当属小麦与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偃麦草属(Thinopy ...
-
The Crop Journal | 山东农业大学李兴锋团队培育出新型耐低磷胁迫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渐...
▼ 我国磷肥利用效率较低,大量磷资源被土壤固定而难以被农作物吸收.过度使用磷肥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还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培育磷高效利用和耐低磷的作物新品种对降低农业成本.维护生态环境 ...
-
一作解读|268份国内外普通小麦品种叶锈和条锈抗性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21年1月25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小麦叶锈团队在Theor Appl Genet在线发表了"Genome wide association mapping of leaf r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