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六:读印、临印心得 (上)

(0)

相关推荐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6)

    (三)"郰随逐玺"(见图一)是一方战国铜质官玺. 图一  郰随逐玺 (原印) 从美学角度分析,其章法密者任密,疏者自疏,绝不生拉硬扯.有意作态.紧密的字距和疏朗的行距反差强烈,有张 ...

  • 【轩诚读扇】(六):书印之 · 扇 / 轩诚清读(第1473期)

    父亲平生好静,特别是近些年岁数大了就更是如此.他每日里很少出门,床和沙发是最常呆的地方,且躺的多.坐的少,除了躺那儿看电视,写字可能算是他不多的其他的活动之一了.为了让他多动动,我就买来了许多的折扇, ...

  • 普洱茶的红印、黄印、绿印、蓝印的含义|上

    中国茶业公司于1951年9月14日注册「中茶牌」商标,注册商号:8071,同年通知全国直属茶叶公司统一使用.商标设计为"外八中红字,内绿茶字",坊间称「八中茶」.有着"中 ...

  •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上)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上)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  杨勇 在篆刻史上,汉印是继先秦古玺后的另一座高峰.如果把风格多样的先秦古玺比作烂漫的山花,自由且绚丽,那么汉印则如同临风之玉树,庄重 ...

  • 容轩读印——宋元印章(上)

    一 两宋及辽金西夏官印 相较于汉印,两宋印章后世印人鲜有论及,更很少作为临习的对象.如果从审美立场出发,我们会发现两宋印章,包括辽.金.西夏官印的艺术性真的乏善可陈,艺术性的缺乏使其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 ...

  • 邓代昆《自读楼谈印散语四则》(三)黄牧甫

    自读楼谈印散语 三 ○近世印人,昌硕.牧甫(黄士陵).白石,可堪鼎足而称,而三人用心,绝难相通.白石以弘大胜,昌硕以苍古胜,牧甫以清超胜.用比词家,或与东坡(苏轼).稼轩(辛弃疾).白石(姜夔)三人最 ...

  • 724期B || 匡燮:《蛮荒时代》27校园纪事(六)我的文学梦(上)/静华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刚好过什么节日,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包生元宵,他在给大家讲元宵不能生吃时,一句一个"是吧"." ...

  • 轩诚随笔:书印之·印 / 轩诚清读(第1466期)

    轩诚有话: 也许在专业的篆刻家眼里今天在艺术专栏里分享给大家的印谱也许达不到艺术的范畴,顶多就是个爱好者的习作,但是在我心中,他确是最珍贵的艺术品,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先父梁书印先生所刻,更是因为这是聚合 ...

  • 押印——中国篆刻史上的一朵清新小花!

    什么是"押印"呢? 押,也称"押记"."花押"."署押"等, 是指在公文.契约上的签字或画上某种记号, 以作凭信. 古人 ...

  • 慧 · 读 | 各种“假”印,水太深,容易把握不住!

    缘   起 由毓慧老师撰写的专栏<慧·见>(共100期)已经和大家告别好几个月了,一些热心印友总是恋恋不舍,希望有机会能再看到毓慧老师的文字.经过金石君反复努力,毓慧老师终于同意再开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