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轩读印——宋元印章(上)

(0)

相关推荐

  • 宋元私印,楷书印文

    押印是一种独特的印章形式,它既不同于秦汉时期的玉印,铸印和封泥,又不同于明清以后的文人流派印章,押印与它们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入印文字的不同.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入印文字主要是篆书,而在元代,除了以赵孟頫等 ...

  • 小器大雅,方寸印章里蕴含的风雅情趣,绝非高货这么浅显

    印者,信也.人言无信无以立,你印了,别人就信了,故见印如见信. 以石为基,落刀留痕,留下的是难以磨灭的痕迹:白纸之上,方寸朱红,印下的是信守不渝的品质. <说文解字>有录:"印, ...

  •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上)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上)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  杨勇 在篆刻史上,汉印是继先秦古玺后的另一座高峰.如果把风格多样的先秦古玺比作烂漫的山花,自由且绚丽,那么汉印则如同临风之玉树,庄重 ...

  • 【名家赏鉴】容轩读印—魏晋南北朝官印(上)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印章制度来看,仍是以承袭汉制为主,其风格与东汉末期的风格十分接近,唯端庄厚重方面稍逊于汉印.明代甘旸<印章集说>曰:" 魏.晋印章,本乎汉制,间有易者,亦无大失 ...

  •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中)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  杨勇 日南尉丞 西汉铜质官印.纵23.5毫米,横23毫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日南,原秦代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改为日南郡. ...

  •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下)

    容轩读印--汉代官印(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 杨勇 东汉前期官印同西汉晚期.新莽时期的印文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印章呈方形,印文为规范的缪篆,字形方正,笔画匀整,镌刻精致,风格平正厚重 ...

  • 容轩读印——魏晋南北朝官印

    武卫次飞武贲将印 晋官印,铜印瓦钮.纵24 毫米, 横24 毫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晋书·职官志>载,屯骑等五校尉之下有二卫,左卫熊渠武贲,右卫次飞武贲.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印中多为四字印, ...

  • 容轩读印——清代流派印(一) |【艺术品 · 典藏】

    文 / 杨 勇 一.清代篆刻概述 清代篆刻是篆刻艺术史上继汉印之后的又一次高峰.清代初期,明代各大流派的发展尚在延续,如"吴门派"的篆刻家有顾苓.顾元方.袁鲁.钦兰.袁雪.张日中等 ...

  • 容轩读印——魏晋南北朝官印(下)【江南收藏•文玩杂珍】

    图文:荣宝斋 作者:杨勇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印章制度来看,仍是以承袭汉制为主,其风格与东汉末期的风格十分接近,唯端庄厚重方面稍逊于汉印.明代甘旸<印章集说>曰:"魏.晋印章,本乎 ...

  • 新都战国古墓出土一枚铜印,印章上的图案,为我们揭开这样的秘密

    在成都新都战国古墓中,考古专家们找到一枚特殊的铜印,印章上的图案尤为特殊,它的出现,为我们揭开了一个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

  • 黄六:读印、临印心得 (上)

    图一 "昌内大吉"临印(见图二)亦为四格格局,于小章法略做调整."大"字下移向右倾:"吉"字加大下部的"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