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为善与人善——《论语》悟读【172】
相关推荐
-
表里如一真君子,引人向善大丈夫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表里如一,是谓「君子之道」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第七> 燕居 ...
-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儒家文化的「忠恕之道」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上一篇,我们读到了孔子心中成大事者的两个特征: 一个是话不要说太满,但行动要努力,要敏捷,言能顾行,行能 ...
-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
说到"吾日三省吾身",有人理解是"一天要三次反省自己",有人理解是"一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究竟怎么理解才是正确的呢?还是从<学而 ...
-
相由心生,命由己造: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修来的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相由心生,命由己造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第七> 温,是「温和」 ...
-
《道德经》54章《善抱不脱》悟读述杂【54】
《道德经》54章《善抱不脱》悟读述杂【54】
-
无心为善称至善——《论语》悟读【267】
为善之道在于让,立身处世在乎敬.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九章: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子张问孔子做善人的门道.孔子说:做事不 ...
-
立身守道善通变——《论语》悟读【231】
立身守道,通权达变. <论语>第九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往赴)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守道):可与立,未可与权(通权达变)." [译文] ...
-
笃信好学守善道——《论语》悟读【194】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第八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
道本中庸可致善——《论语》悟读【143】
不偏不倚中庸致善, 勤俭勤劳厚德载福.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 ...
-
尽美还须求尽善——《论语》悟读【63】
决定一部作品的地位的,不是它的形式,而是它的内在价值--雨果 <论语>第三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谓<韶>(传说是舜时乐舞名):"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
-
鬼谷子:人善易被欺负,悟透这六句话,从此没人欺负你
鬼谷子在教授弟子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利益为出发点就能找到全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社会上吃亏的都是厚道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很名利. 1.厚道人做厚道事,不要把自己的厚道泛滥成灾 因为厚道人不善沟通, ...
-
过而改之善莫大——《论语》悟读【39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论语>第十五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 ...
-
吾善养吾浩然气——《论语》悟读【449】
翰墨养浩然之气: 文章生磊落之心. <论语>第十七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