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谈戏:别只顾耍腔,却忘了做戏
相关推荐
-
做戏
文/陌柒柒 睁眼是戏,融入是戏,观望是戏,身不由己是戏,活着的人通通都在做戏. 何为戏?笑他人是戏,看他人是戏,入木三分皆为戏. 所谓戏,意见不同,观念不同,三观不同--意见相左的人碰撞,总会闹出戏来 ...
-
周信芳谈剧史、剧照、剧评的重要
子褒先生的<半月戏剧>复刊了,这是值得祝贺的事.因为子褒先生常常说,对于这种刊物是感到兴趣,就是赔钱也不惜.的确,这种刊物,在兴趣之外,更对于戏剧的演变.记载的史料.文化方面也有极大的关系 ...
-
谈周信芳与《封神榜》:上海“旧戏新做”的第一把交椅
为了周信芳将演<封神榜>,某报费去不小的篇幅容纳不知多少篇贡献反对意见的文章,这是出于爱护"麒艺"的至诚之心,觉得以这样一个善于描绘的旧戏演员,放弃他的<明末遗恨 ...
-
赵芳梅||谈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马明揭:梅兰芳、周信芳是借台练戏还是搭班学艺
记叙梅兰芳.周信芳生平历史和研究他们艺术成长道路的论著,一般都要提到二位大师在喜连 成(后改富连成)科班搭班的经历.但是,梅.周和喜连成科班到底是怎么个关系,说法往往是不一样的.在1994年纪念梅.周 ...
-
哀梨室剧谈:“上海生角,最糟者亦有二人,其一为周信芳”
作者:刘豁公 刘豁公曰,夫戏有文武之分,角有生.旦.净.末.丑.贴.副.外.杂之别,此世所公认者也,年来海上梨园,外末之戏,多由老生兼之,按外末与生之分别,其关于形势者则外用白髯(如<李陵碑&g ...
-
谈京剧麒派艺术:周信芳只有一个,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作者:秦绿枝 周信芳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先以"七龄童"后改"麒麟童"的艺名登台唱戏,闯荡江湖.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以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艺术贏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
-
龚义江:周信芳、盖叫天谈流派
本期原刊于:1961.5.10 <解放日报> 整理:薛麟郎 关于流派形成,有过不少解释,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信芳.盖叫天两位老艺术家谈流派. 有一次,周信芳被邀请为上海戏曲学校同学们谈表 ...
-
周信芳金少山1936年京剧《打严嵩》选段,精彩对白唱腔听着过瘾
周信芳金少山1936年京剧《打严嵩》选段,精彩对白唱腔听着过瘾
-
斩经堂 周信芳(音)小王桂卿(像)
斩经堂 周信芳(音)小王桂卿(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