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一章头诊 第二节 头部望诊法
相关推荐
-
中医诊断学——望头颅
大家好,欢迎来到从头学中医,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孙洁.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望诊.整体看完,看局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望形体和望姿态,接下来呢,让我们仔细地上下打量一下这个病人.就让咱们从头开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一章头诊 第一节 头诊的理论依据
头居人体的最高位,为五体之尊,百骸之长,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分.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凡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与头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手足三阳经脉直接循行于头部,主一身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一章头诊 第三节 头部触诊法
头颅的触诊法,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头部,以检查囟门闭合情况,以及百会穴部位的变化,用以判断相应的脏腑疾病. 一.囟门触诊法 囟门属肾,肾主骨髓而藏精,乃人生之根本,故囟门主要候肾.小儿门及骨缝闭合的迟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 第二节 腹部部位分布
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剑突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十章脐诊 第二节 脐八卦诊法
脐八卦诊法,是将脐按八卦分布,配属人体各部及脏腑,根据其不同的变化来诊察人体各部位及脏腑的疾病. 一.脐八卦分属 脐八卦居于腹之正中,可以遍观胸腹全身疾病,其八卦图有两种,一为先天八卦图,一为后天八卦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二节 耳廓的形态
耳廓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 一.前外侧面 图8-1 耳廓前外侧面图 1.耳轮为耳廓周缘向前卷曲部分. 2.耳轮脚为耳轮在外耳道口上缘伸入耳甲内的横行堤状隆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 第一节 腹诊的理论依据
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 第三节 腹部经穴诊病
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其它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 第四节 腹部全息诊
腹部全息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在诊察腹部时,按压其中的某个区域,如出现疼痛及不适感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 第五节 常见腹证与诊法
本节所论述的腹证,是以<伤寒论>为理论依据,介绍临床所常见的12种腹证.这些腹证诊察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腹证 正常人的腹部无膨满.紧张,心下部舒适,少腹肌张力适中,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