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评论诞生较早,《尚书·饶典》云:“诗言志,歌永言, 声依永,律和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云:“诗以言志”;《庄 子·天下》云:“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 这些理论批评,虽然是关于诗的,但《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实际上是文学的代称,因而这些理论批评即为上古文学批评的先声。

成书于汉代的《毛诗序》,在“诗言志”观点基础上,突出强调“吟 咏情性”与“言志”之统一,并进而论述了诗、乐、舞在艺术上的统一性,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也。同时,《毛诗序》还就诗歌体裁分类及艺术变现手 法提出了赋、比、兴、风、雅、颂等“六义”说,与先秦《周礼·春官》 中所提的“六诗”说相一致。

文学评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包括文艺 理论和文艺批评两部分。代表作有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 品》。其中,《文心雕龙》对历代各家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论述,《诗品》 对汉朝以来的诗人及其作品进行评论,指出玄学对诗歌的不良影响, 主张作品自然古朴,其思想为后世文学家所借鉴。三国时期魏文帝曹 丕的《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学创作的需要,推动了音韵学的研究。

隋文帝杨坚时期,陆法言等人经多年斟酌,著有《切韵》5 卷,统一了南北 的声韵。 及至唐宋,韩愈提出了“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 从字顺”等散文写作理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云:“文 所以裁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 爱则传焉”;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以禅喻诗”, 提出了重兴趣的创作方法、自然浑成的美学理想、尚法的艺术主张;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阐述诗歌的理论技巧,独树一帜。

元代时,北方文坛盟主元好问的《论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颇有地位;名儒郝经在《原古录序》中提出“文即道也。道非文不著, 文非道不生”;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著有《剡源集》,主张宗唐得古; 元末明初文学家、戏曲家杨维桢,其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 史称“铁崖体”,有人称其为“一代诗宗”,对后人影响颇深。

明代在文学理论上出现了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及戏曲、小说理论 的繁荣。高棅所著《唐诗品汇》,为明初诗歌复古的里程碑;明宁王 朱权所编《太和正音谱》,是现存最早的杂剧曲谱,也是当时官方戏 曲“颂太平之盛”、“致人心之和”等重教化主张的体现;李东阳于《怀 麓堂诗话》中以“古律的体格、时代的音调”论诗,首倡“格调说”; 史学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提出“师匠宜高”而“捃拾宜博”等观点。

清初诗论家叶燮的理论批评著作《原诗》,推究诗歌创作本原, 既是一部诗学论著,又是一部美学论著,被认为是继《文心雕龙》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史上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部理论专著;清代文艺理 论家刘熙载所著《艺概》,是一部综合类文艺理论批评著作,讨论文 艺涉及范围较广,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 概》、《经义概》六部分,其对作家作品的评定,对文学形式的流变, 对艺术特征的阐发等,实有卓见。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它 融汇中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其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 实”的问题。他说:“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0)

相关推荐

  • 文理科是我们和世界交互的两种方式

    文理科是我们和世界交互的两种方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3-30 03:44 [教育随想] 作者:矣晓沅(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智能诗歌创作系统九歌开发团队成员 ...

  •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其人其事(六)

    ᐃ陆机<平复帖> 陆机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为西晋诗坛的代表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十:南北朝小说、文学批评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十:南北朝小说 中国的小说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秦汉时期的<说苑>.< ...

  • 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论探析

    中国古人有一个最具基本性的哲学理念,那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宇宙观,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上去思考各种哲学和美学问题.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天人关系的和谐,并在这理论前提下阐述文化主题,追 ...

  • 六部古代文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必读之书

    文论是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包括文学本原论.文体论.文学风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观等各个方面. 文论分为多种,一种是系统的理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一种是夹杂在各 ...

  • 文学史第③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

    今天给大家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1."三曹" 指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一)--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有原生文明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史前时代),其年代久远.混沌荒蛮,考证极其困难,而神话故事却精彩绝伦.寓意深刻,能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三)--中国古代神话VS古希腊神话

    最近总被推送一条假新闻--<麻省教授: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分析>! 大概内容是说:一位名叫理查德·拉尔森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一场讲座中对比解读中西方神话故事,称西方人习惯于听神的旨意,往往逃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四)--中国神话世系谱

    是否要写<中国神话世系谱>,小编犹豫了很久,中国神话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最难撰写的部分就是神话世系谱.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神话资料庞杂.不成体系,尤其是上古神话部分,一人多角(多名).多人一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五)--中国古代神话的宇宙观

    莽荒时代,古人跻身于天地之间,弱小无助.艰难求生,对天地和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发自内心,当力量无法战胜现实时,幻想便成为了有效的自我安抚手段,于是人们尝试用神话的方式对宇宙作出解释. 创世神话讲述宇宙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六)--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死观

    远古时代,华夏先祖尚无法通过手中简单的工具与强大的自然界抗衡. 风雨雷电的惊扰,虫蛇猛兽的袭击,大火洪水的伤害,春夏秋冬的变幻,种种无法解释的事件均使人们相信万物本有性灵,人只不过是万物生灵之一,从而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八)--神话中的地理观

    首先明确一下,神话地理并不等同于实际地理,受<山海经>等著述影响,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地理查勘和地图绘制技术一直落后于国外,其实是不正确的.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国地图测绘技术不落后于世界,甚至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九)--原生神话与儒释道的相互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神话,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儒家.道教.佛教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表现出很强的融合效果.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中国逐渐形成了儒释道鼎立的文化格局,不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水火不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十)--中国古代神话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产生于古代文学的初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古代神话从诞生起就以其丰富的内容.乐观的精神.奇特的想象.浪漫的风格哺育着中国文学. 15.1中国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