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喻:古代文论中的修身内涵
相关推荐
-
【一分钟读经典】02.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大家好,欢迎跟着我每天读点内经原文.今天我们读的是: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原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 ...
-
伊秉绶隶书《为文论诗五言联》
<为文论诗五言联>,清,伊秉绶书,纸本,隶书,纵109.3厘米,横25.3厘米. 释文: 为文以载道,论诗将通禅.书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嘉庆丁卯花朝.愚弟伊秉绶. 伊氏早年拜在乾隆四大家 ...
-
六部古代文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必读之书
文论是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包括文学本原论.文体论.文学风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观等各个方面. 文论分为多种,一种是系统的理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一种是夹杂在各 ...
-
楹帖撷珍|伊秉绶 隶书《为文论诗五言联》
<为文论诗五言联>,清,伊秉绶书,纸本,隶书,纵109.3厘米,横25.3厘米. 释文: 为文以载道,论诗将通禅.书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嘉庆丁卯花朝.愚弟伊秉绶. 伊氏早年拜在乾隆四大家 ...
-
伊秉绶 隶书《为文论诗五言联》
· <为文论诗五言联>,清,伊秉绶书,纸本,隶书,纵109.3厘米,横25.3厘米.释文:为文以载道,论诗将通禅.书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嘉庆丁卯花朝.愚弟伊秉绶.伊氏早年拜在乾隆四大家之 ...
-
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作者:万晴川(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钱钟书先生早就注 ...
-
解读丨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钱锺书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在& ...
-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1~3)
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三发布古代文学.发布时间分别为7:00.9:00. ~●~●~●~●~●~●~ --▲以上内容非正文▲-- ❉ 以下内容为复旦大学教案. (点图可放大) (注意空白后还有 ...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1)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1) ●风和新居暖:日丽甲第安. ●风移兰气入:春逐鸟声来. ●风鼓帆展翼:雨洗山更颜. ●风助飞雪舞:诗伴落梅吟. ●风声读竹韵:月影写梅痕. ●风暖日华丽:气澄天宇高. ...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2)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2) ●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知己又知彼:将心来比心. ●宁忍自己气:莫伤父母心. ●立齐家大志:存忠良孝心. ●宁静而致远:澹泊以清心.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
-
古代墓室中惊悚的“妇人启门图”
妇人启门是中国墓葬艺术中的一个常见形象,因启门之人多为女子,故名.其从汉代开始就已频繁出现在墓室.墓祠和石阙中(部分古塔上也有此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消失,到宋辽金时期再度盛行,是宋辽金墓葬中常 ...
-
古代诗词中如何称谓“美女”?
古代诗词中如何称谓"美女"? 主要看知不知道这个美女的姓氏. 如果不知道,基本上就称之为"佳人",这是从浪漫情歌王子屈原就开始的词汇,比如"惟佳人之独 ...
-
令人迷醉的秋韵秋色,在这9幅古代名画中体现得妙趣横生
蓝瑛<秋色梧桐图> 1.蓝瑛<秋色梧桐图> 画中用笔,粗细并用,色墨淡彩,使画面具有平淡之雅的诗趣,能在这种笔墨中呈现着生机流动的苍劲老练的味道. 构图取物一角,而另一角着垂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