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一证便是——小柴胡颗粒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小柴胡汤条文欣赏
<论>96条"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quo ...
-
家中常备小柴胡,感冒醉酒有“帮手”!细说小柴胡颗粒的功效作用
相信在很多人家里的医药箱中,都有一种叫做小柴胡颗粒的中成药,在使用上,它的作用功效很广,因为是中成药的原因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小柴胡颗粒为什么这么神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柴胡颗粒的原型,小柴胡汤 ...
-
《伤寒论》痞证
痞证 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而复恶寒发热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寒热错杂 胃热脾寒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
-
周末分享:小柴胡汤别解与治验
小柴胡汤别解与治验 王东海 最先出现的应是<汤液经>中的大阴旦汤,后被"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医圣张仲景集于<伤寒杂病论>中化裁为小柴胡汤.治疗头目眩晕,咽 ...
-
读方与用方(61)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病证无论在表或在里,只要有小柴胡汤见症,哪 ...
-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08)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少阳病是一个病,多为外邪侵犯少阳,邪在半表半里,枢机不利. 中风,有 ...
-
每天10分钟学习伤寒《伤寒论第73讲》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须具
<伤寒论第30讲>阴阳两虚证(二) <伤寒论第31讲>炙甘草证 <伤寒论第32讲>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3讲>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34讲> ...
-
岭南名医刘志龙论“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我见
原创: 黎崇裕.刘志龙 中医药通报 <伤寒论>的内容采用条文列举的方式逐条呈现,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条文虽短小精悍,但内涵丰富,可从多角度进行理解,导致后世学者学术观点多不一致,给正确理解 ...
-
浅谈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中医院中西门诊部)张雷 笔者在临床善用柴胡汤,学生们常问我:"有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一段经典条文里面'证'是指什么?"其实,历代医家对此条解释可 ...
-
刘英锋 | 对“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理解与运用
小柴胡汤的适用范围如此之广,就不由地使人要对小柴胡的使用指征倍加关注.仲景为此特立经文第101条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作为使用小柴胡汤的指导思想,然如何 ...
-
梅国强教授验案:但见一证便是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这一原则有何临床意义? 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梅国强教授对< ...
-
『名医经验』高建忠__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高建忠__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病证无 ...
-
老中医讲经方(三):通过“但见一证便是”解读如何使用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伤寒中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