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麻黄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解...

有人觉得,出汗不是很正常吗?这也能算病?

其实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出汗固然正常,并且还对人体有好处,但指的是正常的出汗。

有的人天气也不怎么炎热,喝完粥,上个楼,汗液就已经满脸满后背流淌了,更有甚者,晚上睡觉也会出汗,一觉醒来,衣服啊被子啊都湿透了,这还算正常吗?

这在中医的理论中,叫自汗和盗汗,自汗是因为气虚,气有固摄的作用,可以把身体里的津液牢牢地固摄住,气虚了,人就容易出汗。

盗汗则是因为阴虚,阴虚内热,阴津被扰不能内守而外泄,阳热聚集起来把阴赶到皮肤外面去了。

任何病,只要把医理搞明白了,治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一位患者,就是自汗+盗汗,说自己不管春夏秋冬,汗都特别多,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朋友介绍他来我这看看,他就来了。

我仔细看了他的情况之后,拟方:黄芪,麻黄根,煅牡蛎,浮小麦。

他回去用了半个月,白天出汗不那么严重了,晚上睡觉有时还会出,我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生地、麦冬,继续服用,一个月后,汗症得以解决,门诊随访,至今无恙。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汗症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方子:

黄芪是补气第一药,不用多说,用它来解决气虚的问题,再合适不过。

麻黄草就比较有意思了,我为什么说它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

麻黄草入药有解表的作用,吃了能让人发汗,而它的根却能够止汗,,一种植物,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效,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最后再来看牡蛎和浮小麦,牡蛎代表的就是一种收敛、收摄之象,可以帮人把汗收住,同时它还有滋阴的作用。

浮小麦既能益气,又能滋阴,还能入心除烦,汗为心之液,心阴不足,心火是不是就容易烧起来,人就会觉得烦躁,浮小麦先走到心,再把心火往下引到肾中去,让肾水去灭这个心火。

二诊的时候,患者睡觉时偶尔还出汗,这说明滋阴的力度不够,所以我又加了生地、麦冬,这样用一段时间,阴虚再厉害也能手到擒来。

患者后来复诊时感慨:以前我治病时,老感觉这病治不好,那病也治不好,现在看来,这世上很少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病的医生罢了。

刚从医时,恩师教了我很多东西,几十年岁月已经匆匆流过,很多已经忘记了,但是有一点至今历历在目,不敢有丝毫懈怠。

很多人以为是高深的医理,其实不然,他老人家教给我的,是一颗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心,这比任何高深的医理、高明的医术都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