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12:天地与圣人公道无私,平等对待万物,就是最美的德
相关推荐
-
虚而不屈,动而欲出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理解:这句话原意是说,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把万物当做草狗:圣人不存在仁爱之心,把百姓 ...
-
第二部分17-35
第17章:正确认识外界事物 [正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标注]①太上:这里指最好的基础,最好的状态 ...
-
大道无为16:得民心者得天下,心中无私便是公
<道德经>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要理解这段话,需要明确其中的两个字的意思:身,私.在这段文字中,这两个人重复出现,但意思却有不同.准确理解了它 ...
-
大道无为最智慧,争来争去为什么!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01 清静经里有一句话:"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怎么解?上士,下士好说,争是什么意思?这里面可以这样理解. 单看一句"上士无争", ...
-
大道无为,投资要学会适当放弃
一.贪婪的惩罚,学会放弃一些机会 "从前有个渔夫,生了5个孩子,一家7口靠着渔夫打渔为生,但是随着众多渔民的大量捕捞,渔越来越少.而渔夫生的孩子又多,需要的口粮也多,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妻子来 ...
-
大道无为29:摆脱“身体即我”带来的束缚,你就会宠辱不惊
<道德经>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 ...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大道之12名医结邻安乐村
天津国保之24,五大道近代建筑群之11,名医结邻而居的安乐村 安乐邨 这组建筑群位于马场道.睦南道与桂林路交口,建于1933年,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第设计.建筑立面上使用了连续的拱券,并在拱券上装饰了连 ...
-
大道无为28:排除外在诱惑,保持内心的清静,你就是自己的主宰
<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段文字属于排列句.意思看似复杂,内容其实归一. 五色. ...
-
大道无为27:“无”的道理告诉我们,防大于治
<道德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段文字,老子举了三个生 ...
-
大道无为26:不占、不贪、不主宰,这就是大道之德
<道德经>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大道能催生万物,让万物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生生存并成长.这里体现的是大道有"好生之德". 生而 ...
-
大道无为25:抛弃个人意志,让一切顺其自然
<道德经>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对于这八个字,很多学者.专家都没有做详细的理解.最多的解释就是"知通智",无知,就是不玩心智.在我看来,这是不妥的. "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