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27:“无”的道理告诉我们,防大于治
相关推荐
-
高手过招,胜负就在分毫之间,关羽居然引着徐晃解了樊城之围!
虽说樊城暂时还在曹仁的手中,可自从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之后,他的人气是一时暴涨,很多对曹操不满的大小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了. 就在公元219年的十月,本属于曹操管辖的陆浑民孙狼等人先闹起来了,原 ...
-
大道无为19: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
<道德经>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上面涉及语法方面的问题.持而.揣而,这种"某而"的用法 ...
-
大道无为21:专一,即是诚。赤子之心,纯无杂念
<道德经>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传统文化中,赤子.婴儿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是代表了非常高的境界.赤子之境,即是圣人之境. 这句话中的重点是"专".但是,有很多人将重 ...
-
大道无为10:让一切归于简单,那些计谋、诱惑,都将无所用
<道德经>云: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句话一直是存在着怀疑和争论,原因就在于"无知"二字.在古时,"知"就是智慧的意 ...
-
大道无为3:事物在无、有之间转化,就是在不同的时空中转换
<道德经>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事物一直在有.无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状态,研究事物.也就是格 ...
-
大道无为2:无不是没有,无不是道。无与有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
<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于"无"与"有"的理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道"不可捉摸,无形无象,因而可 ...
-
人富贵时有很多朋友,一旦落魄朋友全无,司马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史记>记载了很多历史名人,比如孟尝君,他是战国四君之一,门客三千,但是相信很多人一定不知道孟尝君不如意的事,当时,齐王被小人离间,于是齐王不再信任孟尝君,认为孟尝君功高盖主,迟早要谋反, ...
-
大道无为最智慧,争来争去为什么!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01 清静经里有一句话:"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怎么解?上士,下士好说,争是什么意思?这里面可以这样理解. 单看一句"上士无争",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4虚己无为以无御有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4虚己无为以无御有 题文诗: 善游也者,不学刺舟,而便用之;劲筋也者, 不学骑马,而便居之.轻天下者,身不累物, 故能处之.周祖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 皮币珠 ...
-
很难回答的27个问题,告诉你不知道的百科知识,太涨知识了!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在左?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十二生肖到底为什么没有猫?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本文为你解释这些为什么,27个有意思的历史缘由. 01 为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