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3:事物在无、有之间转化,就是在不同的时空中转换
相关推荐
-
破解五行的奥秘之一:五行的真实本质。
五行的真实本质 如果要清楚地认识五行的真实本质,必须从阴阳的变化规律中找寻.阴阳变化规律有一个规范性的程序化过程,共分为阴消阳长.重阳必阴.阳消阴长.重阴必阳四个步骤,在阴阳的变化规律中,有两个明显的 ...
-
万物时空“格位叠加纠缠存在”简说
万物时空“格位叠加纠缠存在”简说
-
“看日子”为何很重要
看日子在民俗当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并且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比如看结婚的日子.动土.搬家.上梁.盖房等等,都需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和一个黄道吉时. 时空的转变会影响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不 ...
-
大道无为13:此消彼长,推陈出新。与其欲求过多,不如中正
<道德经>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龠,就是风箱.以前家庭中放在灶台一边,用来鼓动风,以吹火.风箱的两头各有一个进气孔,不论向哪个方向拉,都有风 ...
-
大道无为2:无不是没有,无不是道。无与有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
<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于"无"与"有"的理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道"不可捉摸,无形无象,因而可 ...
-
大道无为27:“无”的道理告诉我们,防大于治
<道德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段文字,老子举了三个生 ...
-
大道无为21:专一,即是诚。赤子之心,纯无杂念
<道德经>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传统文化中,赤子.婴儿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是代表了非常高的境界.赤子之境,即是圣人之境. 这句话中的重点是"专".但是,有很多人将重 ...
-
大道无为20:道在事物的具体展现就是本。知本、守本,就是尊道
<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 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
大道无为10:让一切归于简单,那些计谋、诱惑,都将无所用
<道德经>云: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句话一直是存在着怀疑和争论,原因就在于"无知"二字.在古时,"知"就是智慧的意 ...
-
大道无为5:事物的相互纠缠是宇宙常态。这种纠缠又是无限叠加态
<道德经>云: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美与恶.善与不善,它们都是人类对天地万物的认知实践.因为不同的条件,二者存在二者会发生变化.它们都是一对 ...
-
大道无为4:事物既对立又转化。世界二元性是人类的认知形成的
<道德经>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两句话里,透露出来一个最基本的信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以人类自身的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而"善.美" ...
-
大道无道,大养无养。道家养生的真谛!
人生在世,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为了刻意追求长寿.健康,就去各种养生.食补,比如你非常不喜欢吃枸杞,偏偏要泡枸杞茶,这已经是违背了你生命的本质,生命又怎么可能健康的呢? 话再说回来,即使这样使你长命百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