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欲成大事者,必先破心贼!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心里的陋习,跨越自己的心坎。
学业不成、事业失败,有人将之归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仿佛只要换个客观环境,改造了外缘条件,就能水到渠成地走向圆满的人生。但是,如果问题出在自身,一味挑剔外部环境也于事无补。

俗话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破山中贼是胜人之事,是容易的;破心中贼是自胜之事,是困难的。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讨内心的贪欲,去发现这些心中的贼。那么如何来破解这些心中贼呢?

01

安心静坐,破焦虑之贼
焦虑是损耗人生能量的最大杀手,攀附于外在的物质与环境,六神无主,身心的凝聚力就会大大下降。
王阳明说:“静坐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的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每天各种各样的事情也会扰乱我们生活的节奏,使我们很难得到空闲。即便稍有时间,很多人便拿起手机,在资讯爆炸的信息流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便会分散我们的心神。
每天静坐一刻钟,可以让我们心神得到安定,在浮躁喧嚣的尘世中找到最美好的初衷。
静坐并非是修道者的专利,普通人每天坚持静坐,可以让我们身心全面放松,心情也会变得愉悦,思考问题也会更加全面和具体,焦虑的情绪也就会慢慢远离。可以说静坐,是破除焦虑之贼最好的办法。

02

事上磨练,破犹豫之贼

道是平常心,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道都不是真道。人生最好的修行,就是在事上磨,在繁重的工作中提升心性。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

王阳明的回答是: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中存养,却忘了在努力克制私欲上下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而人必须在大事小事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达到动静皆定的境界。

一个人只有在事上不断磨练自己,才能真正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至境。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深陷低谷,一个时时懂得精神回收、丰富自己灵魂的人,一定会放射出安定的光芒。

03

心怀感恩,破抱怨之贼

抱怨是一种强大的负能量,人如果不断抱怨,那么那些不好的人、事、物将不断进入你的生活,成为你的生命。

王阳明被贬龙场,随从相继病倒,他一方面要照顾随从,一方面要抵御瘴毒,还要和当地的乡民打交道。

他从未抱怨,反而心怀感恩,积极快乐地面对困境。在他的努力下,随从相继痊愈,瘴毒也得到控制,乡民也成了他们的朋友。

感恩意味着财富,抱怨意味着贫穷,这是我们一生的黄金法则,无论是在健康、工作、人际关系亦或是在金钱方面,这条规则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你拥有的感恩之情越强烈,即便你并不富裕,也会因此获得越多的财富。相反越抱怨,越不满,将会变得越发贫穷。

感恩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顶级的人生智慧与能量。

04

精神极简,破贪欲之贼
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王阳明所谓减“人欲”,并不是要求我们做一个无欲无求、超凡脱俗的人。而是要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不被虚假的欲望所蒙蔽。
与其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极简的身心生活。
曾国藩讲: “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积极进取,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当行则行,该止则止,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真正的精神极简,是超越物质的追求,打开人生的格局,力求在人生的价值与使命上下足功夫,更好地去实现生命的意义。

经典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