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修心三法:心上修、舍中得、事上练

慈 怀 观

慈怀读书会推出全新栏目“慈怀观”: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解世间迷局,洞世事学问,察人性之美,明人情道理。让我们不仅仅是观世界,更是观内心,用心灵去洞察,用心灵去过更好的生活,达到通透明了的人生境界。
本栏目周六周日更新,大家有任何的建议,皆可留言提出。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人生在世,诸事烦扰,总有许多人力穷极的时候。
每每此时便深感无力,觉得事事不顺,生活的痛苦一齐而至。
因为外在环境而影响到自己的心境,被情绪所左右,看不清真相,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要知道,世人眼中的功、名、权、利、色,都是扰乱我们内心的欲望之源。
这些欲望如迷障一般,遮住了我们内心的善良与纯粹,成为心中之贼,盗取我们的是非清净心。
心学大师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有智慧的人都明白,想要战胜自己,战胜欲望,还需要反求诸己,磨练自己。
古人常讲,养人先养德,修身先修心。
 
一旦破除心中魔障欲念,就能掌握自己内心的方向,不管人生再怎么经历曲折痛苦,也能坚定地前行。
静坐养心,破焦虑之贼

人生在世,难免有所烦恼,因外事外物而心生焦虑。
焦虑烦躁,无法安静时,会损耗人的心神精气,使人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做事也难以用尽全力。
 
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
静坐守心不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生活在隆中,兄弟二人搭了一间草庐,白天躬耕,夜里挑灯夜读,闲暇时骑着毛驴拜会访友。
十年时间,他的才学渊博,名气广传,有“卧龙先生”之称。但他自己,不骄不躁,依然潜心修学。
当时天下诸侯纷争,许多有识之士都出山明主,得了地位功名,很多朋友替他着急。但无论外面形势如何,他依然身体力行地躬耕隐居,不焦虑自己的聪明学识无用武之地。
他曾写道:淫漫不能励精,险躁不能治性。
宁静淡泊、静心去浮的诸葛亮,面对刘备前两次来访,依然静心稳坐。友人都劝他要抓住机会出山,他却潜心修学如故。
在刘备第三次在草庐前诚心求贤时,诸葛亮才见他。以一篇《隆中对》使刘备折服,辅助汉室成三足鼎立之霸业。
反观现代人,做事追求速成,静不下心,也凝不住神。急于求成,焦虑成了生活常态。
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夜成才,这样的美梦固然很美,但没有足够的沉淀,没有足够的根基,只会让人越来越焦虑。
世间没有一件事可以一蹴而就,也没有一件事可以一朝一夕成功。
与其焦虑追求速成,不如耐得住性子,坐得住椅子,静心潜沉,破焦虑功利,才能终成大事。

舍中求得,破欲望之贼
人的欲念总是无穷的,会因欲念,变得贪婪。
曾国藩说: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
只有突破欲望牵引,掌控自己的心智,坦然面对得失取舍,不因功名生贪欲,不因利益生贪求,才能真正得到生命的馈赠。
舍中求得,不舍不得。
从前有一个视钱如命的大地主,是个十足的守财奴。
有一天他背着一大袋金子过河,途中不幸遭遇暴风雨,船马上就要被狂风掀翻了。
船夫劝他,金子太沉了,不如赶紧把金子扔掉跳河保命。可是他不听,死死地抱着金子不撒手。最后他随着金子沉入河底。
如果地主能把金子舍弃掉,那他也就可以活下去了。
舍得财,得到命。舍得时间和辛苦,得到事业和成绩。舍得爱,得到更多的爱。
学会减少一些欲望,人生才能豁然开朗。
就像有一位禅师,他问弟子,如果要烧一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该怎么办呢?
有的弟子说,马上去捡;有的弟子说,马上去借;有的弟子说,马上去砍树。
师父说,那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水少了,所需的柴就少了。
生活中许多事也是这样,自以为有许多需求,世事总求完美。却不知有舍才有得,许多事情,需要适当的舍弃一些,才能收获另一些。
 
大多时候,人无所舍,便无所得。
人生如是,破除不必要的欲望,放得大自在。
事上磨练,破犹豫之贼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名叫陆澄,他曾问过王阳明:为什么在静坐静守的时候,能做到内心平静,但一遇到事情,就不知所措呢?
王阳明回答说,你只知道在静中存养,却不知道要努力克制自己的私欲,不知道磨练自己,所以一遇到事情内心就会动摇。
在大事小事上刻意磨练自己心性的人,内心越是平静,越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冷静的判断与正确的选择。
清代的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便是从事上练破心中贼的典范。
蒲松龄小时候便非常聪明好学,一直被乡里家人以为是“神童”,认为他以后必将登科及第。
谁知长大后,他屡试不中,屡屡落第。他的聪明才学,在科举考场屡屡碰壁。
于是他开始犹豫思索,他拼命追求的功名,到底是不是这一生所求。
为了能考中,他不惜忍着羞愧,做自己最不愿意做的事——“走后门”。他向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自荐,但是遭到了拒绝。
这件事后,他想明白了,如果为了功名,放弃造福百姓的初心;为了高中状元,放弃尊严与底线,那他还是他了吗?
后来,蒲松龄在经历了爱妻离世的悲痛和清苦无着的生活后,更加意识到,科举功名并不是自己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他不再犹豫彷徨。
他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一边著书批判现实的黑暗表达他自己的意志。
他常常靠在大柳树下,铺上一张草席,备好粗茶,凡是能路过此地给他讲上一两个民间传说或奇异故事的人,他都请他们喝茶歇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蒲松龄在犹豫挣扎,理想破灭后,反倒在这些大小事中磨练出了自己的心性,把人生的光阴用在了他认为值得的地方,终于作成《聊斋志异》,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巅峰,对我们现代研究也有划时代的意义。
诚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理想实不实现的了,人生的苦痛挣扎和犹豫也终不会缺席;

但重要的是,在挣扎之后,在彷徨之后,我们依然能不气馁,不妥协,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把有限的一生活出无限广大的自由。
这样的余生,必定是值得过的!
常从事上练,破犹豫执迷,方能得随遇心。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颗光明的、纯净的、知行合一的心,能坦然面对世间所有逆境与痛苦,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与人生方向。
破除心中之贼,便如一面明镜,对欲望与人事了然于胸,可以随机而动,再无苦痛烦扰。
俗话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内心笃定而强大的人,总能做到心外无物。
古语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心上修、舍中得、事上练,修得一颗自在明净的心,修得一颗笃定强大的心。
人生从此动静皆宜,不骄不躁。
这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作者:张小贝,软件工程师,自由撰稿人,樊登读书作者,慈怀讲书人,多平台签约作者。辽宁省沈阳市作协会员。追求历经山河与三千繁华,淡定从容如初。
(0)

相关推荐

  • 比金子还值钱的10句话,抄下来每天读一读,终生受益

    . 边走边忘,人生才会感受到幸福 你开着奔驰宝马,肚子却顶着方向盘:累不累? 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安贫于道,随心而行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心静,才能心安 人生中所有的出现,都是经历 ...

  • 焦虑郁闷,烦躁冲动,心静不下来怎么办?让你平心静气的6个技巧

    现代人琐事多,压力大,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焦虑和烦躁,尤其是遇到工作,学习,家庭等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不懂得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就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宋代苏洵在<心术>中说到 ...

  • 散文||放 下

    放  下 当一场猝不及防的病毒肆虐侵袭,当每个人平等地面对危险的挑战时,终于有时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内心似乎豁然开朗. 我一直觉得自己背负的东西太多,生活过于沉重,行动踉踉跄跄,常常让自己产生窒息感, ...

  • 静中细思

     1  修身养性,怎一个静字了得. <曾国藩日记>提到:"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遇事,恬静方能心安,心安才能思考,思考就会生智,生智才会有法,有法才能解决,解决才能反省, ...

  • 王阳明:如果你想成大事,就要破除心中2贼,别等50岁才知道

    公元1472年,明朝诞生了一位"圣人",这个人就是王守仁,号"阳明".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 ...

  • 【七绝】咏人生四首

    [七绝]咏人生四首 一 传奇小草蒲公英,冬去春来遍地生. 白伞绒团随意落,君心粒粒有深情. 二 金钱世界知音少,权利群圈马屁多. 书海无涯藏智慧,诗词有爱赋心歌. 三 淡看荣辱富与贫,千万功名假似真. ...

  • 王阳明修心三法:心上修,舍中得,事上练

    来源 | 慈怀读书会 编辑 | 慈怀书院(ID:cihuaishuyuan) 人生在世,诸事烦扰,总有许多人力穷极的时候.   每每此时便深感无力,觉得事事不顺,生活的痛苦一齐而至.   因为外在环境 ...

  • 修身修心,古诗、古文中这些为人处世的经典语录你知道吗?

    时光交替中,多的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欲望.名利如悬颈之刀,胁迫着满心焦躁的我们. 如同被牵着线的木偶,灵魂深处皆为腐朽,渐渐滋生出难以控制的阴暗.唯有修身.正己心方能净化心灵,掌握为人处世之道,做到内心 ...

  • 【国学教育】王阳明:修心,就是修福

    原文地址:[国学教育]王阳明:修心,就是修福作者:国学教育网 王阳明曾经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心学曾经是一门风靡天下的显学.在当代中国,假如你在大街上做一个调查,问一问王阳明是谁,以及心学在讲什么,也 ...

  • 王阳明:修心,就是修福

    王阳明曾经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心学曾经是一门风靡天下的显学.在当代中国,假如你在大街上做一个调查,问一问王阳明是谁,以及心学在讲什么,也许在一百个人中,不见得有几个人能答得上来. 王阳明是立德.立功 ...

  • 静坐修心之《阴符经》中的养生之道(下篇)

    原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 ...

  • 修心古训:开怀一笑天下事,闭口不论世上人,(人生最高境界)

    美酒微醉处: 好花半开时. 宋代的邵雍在他的<安乐窝中吟>中如此写到,"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美酒饮至微醺,好花看到半开,留一分清醒,余一份期待,在诗人眼里 ...

  • 王阳明:事上练,心妄动,才能真正知行合一

    無1量拿1磨智慧 无量智慧广结善缘.顿悟人生,与您在此聆听释迦牟尼慧语,感悟世间冷暖.我在莲花盛开的地方等你! 公众号 在红尘中修心.修行 阳明先生所提倡的"知行合一",至今仍被大 ...

  • 当处在一种做与不做的纠结中时,那就选择去做,事上练有收获

    当处在一种做与不做的纠结中时,那就选择去做,事上练有收获

  • 王阳明:常在事上练,唤醒心中的“圣人”

    阳明先生所提倡的"知行合一",至今仍被大家们所推崇.而在此基础上他所归纳总结的八字箴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则让其在政治上成为一流的政治家,在军事中,则成为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