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札记:颈项、肩、腰经络同气
相关推荐
-
颈椎病的几个特效穴位,缓解症状快捷
兰考秦兴中医院梁爱红医师 颈椎病类型较多,多以两种类型混合表现多见.这段时间以眩晕和颈部僵硬不适的患者较多,结合临床病例简介一下比较特效的几个穴位. 57岁的户先生以眩晕.颈项部僵硬一年就诊.自述后枕 ...
-
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1)
如果说三焦同气是一个未成形的棋盘,那经络同气已经是个纵横交错的棋盘,在木板上面已经有了规定的线路,从几何学来说,三焦同气是面,而经络同气落实到线,三焦同气与经络同气二者不可分割,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谁也 ...
-
学针札记:“十四”经络
黄帝内针是地地道道的六经辨证,平时常用的是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加起来正好是"十四"经络. 十二正经,手足各六条. 手上六条,分为手三阳.手三阴. 外侧为阳,里侧为阴,顾名思义,手三 ...
-
学针札记:头手足经络和手(掌)头同气
<黄帝内针>把头部经络分为头顶.面额.头部后侧以及头部两侧等四个区域来求同气. 头顶区域的同气是厥阴经,在手为劳宫穴,在足为太冲穴.面额区域,也就是额头和面部主要是阳明经同气,在手为合谷穴 ...
-
学针札记:经络同气
三焦同气,明确了上中下三部的同气对应关系:经络同气,则是明确三阴三阳经络之间以及任督二脉的同气对应关系. 经络同气就是同名经同气.经的名字相同,他们之间就是同气关系. 比如说阳明经,不论是手阳明大肠经 ...
-
学针札记:三焦经络同气、任督二脉经络同气
躯干三焦在背部主要是太阳经循行区域,上焦.下焦在手为支正穴,在足为跗阳穴:中焦在手为小海穴,在足为委中穴. 三焦经络同气,主要讲胸腹经络同气. 躯干(胸腹)上焦的经络同气,正中是任脉,从中间往两边,主 ...
-
学针札记:阴阳
观察一棵树.静静地观察一棵树. 当春雨淅淅沥沥,甚至还是春寒料峭,枝丫就开始冒出翠翠绿绿的嫩芽.慢慢的,长成叶子,开出花儿.慢慢的,枝叶繁茂起来,花儿变得水灵水灵. 这个时候,夏天悄悄来了,奇花异果处 ...
-
学针札记:用针浅谈
黄帝内针的用针方法比较简便,拇指.食指.中指不轻不重拿住针,一般与肌肤呈45度角刺入即可.也可以平刺或直刺,根据所刺部位的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破皮时速度要快,刺入后推进要缓,遇到障碍或沉重感,可 ...
-
学针札记:随证治之
姑妈专门从乡下赶来,还没坐稳,就絮絮叨叨讲开了:胃痛,胃镜检查结果是胃炎:血压很高,吃了好多年药:腰经常痛,CT检查结论是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 姑妈沉浸在病名.指标所给的定义中,仿佛被困在一个坚硬的 ...
-
学针札记:抓住主症
有时觉得,学用黄帝内针,无论是问诊.察症,还是导引.用针,也要讲一些战略运筹,也面临着战场机变. 比如一堆症来到面前,如何着手.从哪着手,对内针学人也是一种考验. 主攻点找对了,这一战犹如风卷残云,也 ...
-
学针札记:在心不在手(上)
黄帝内针是针道,自然要讲用针方法.学习黄帝内针重点在人不在针,讲用针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讲用针的人.用针是最后的形式,用心才是内针的王道. 跟患者问诊交流结束,我一般不会马上进针,而是先将自己心神微微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