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奇:​病房见闻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国风。

病房见闻

文 / 湖北大悟 周传奇
七年前,我曾在医院陪护岳母2个多月。起初,我无非做些力所能及的日常琐事,如:观察用药、室内清洁、跑跑腿、递个水什么的。随后,渐渐熟知何时喂药、翻身、打针、喂食等等,做到照料病人随叫随到,专注于每个细节。
病友们见我如此热心和细心,以为我是儿子,后来得知我是女婿时,大家深感意外,认为这年头,那么耐心地对待患病的岳母,不多见了。
其实,凭心而论,我从岳母那里享受到了太多的母爱,那种不知疲倦的爱犹如太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暖。回报她的善良是我早就立下的诺言。
在陪护的日子里,岳母的痛苦、呻吟和沉默,让我揪心,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关爱亲人,善待自己,爱护生命。
2013年12月7日清早,岳母因糖尿病引发的脑梗并发症,突发病危送进市铁路医院急诊室,一周后转危为安,近乎植物人的她,转入普通病房。
住院日子里,家人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不仅花高价雇请了悉心照料的护工,而且每天除了各种各样药医按摩等必备医护外,还专门托人从香港买来昂贵的治疗脑梗的应急丸,同时配备了冰箱、打浆机、收音机、陪护床等专用设备。每天买来新鲜食材,按照医嘱精心细做营养流食。但岳母的病情实在糟糕,喂送不及十分之一就溢出嘴边,没办法,只能通过鼻管输入。
岳母长期躺卧病床,没有自由、无意识、不会说话,浑身插满了各类管子。为了防止她胡摸乱抓,我们不得不用布条把她的双手牢牢地缚在床栏上。她那浑浊的眼神和目光充满了无辜和无奈,她那倍受煎熬和痛苦的样子,让我不敢直视……
惭愧呀,可亲可敬的岳母其实是在耐心等待着亲人为她寻医治病,而现实如此残酷!我的灵魂在苦苦挣扎,内疚的心如针扎一般。
2015年3月1日,岳母被病魔折磨得没有力气,仪器显示各类器官断崖式衰竭,生命气息稍纵即逝,但在家人的恳求下,医生还是想方设法挽救。但岳母再也撑持不住了,心力交瘁地闭上双眼,永远离开了我们。
噩耗传来,她的儿女和孙辈伤心欲绝,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哀声冲天。我也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各种情感交织着,猛烈地冲击着我,泪水模糊了双眼……
说来照料尽力尽心了,但问心有愧呀!我常常在追忆中自责和忏悔。
我岳母所住的医院,大多是铁路系统的老年病人。普通病房一般是四张床,在她住院期间,进进出出好几拨人,有的病情恶化转了院,有的病情好转回了家,还有陪住的病人需要重新诊断……病房就像一个微缩的人生舞台,演绎着一场场生命折子戏:幸运的话,有人演完后又回到他真实的生活中去了;不幸的是,有人停留在戏里却无力回到现实,从这个舞台直接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有一阵,岳母临床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头,小个子,矮瘦,脸色苍白,沉默寡言。他总是独自一人躺着,脸上没有一丝笑意,失神的眼神默默地盯着天花板发呆。
临近春节,从来没见他亲人来过。他每天拖着病弱的躯体,独自下楼买早点,冷冰冰的包子,或馒头,或油条,返回后悄无声息侧躺在床上,努力地嚼啃着,看上去很是凄凉。医护人员看他可怜,经常帮他热热饭食,我和好心的病友们也时不时地接济他,给牛奶、新鲜水果之类的食品。
每当大家好心过问,他都会低声叹气说:“我儿女成群,互相猜疑,让人受气,养老金卡还在儿女手里,真是生不如死呀!”
后来有人低声对我们说,可怜的老头年轻时做过丢人的丑事,让孩子们看不起,常常埋怨……听完,五味杂陈,人啊!一生难免不走弯路,走过弯路遗憾终生。
靠近门口的张大爷却幸福多,陪床的是老伴,随时还有儿女、儿媳、女婿、孙辈来看望,人来人往像走亲戚,大家说说笑笑的,一看一家人相处就融洽,想象得到他在家里一定是备受呵护的。
那时他刚入院,一阵阵紧促、缓不过劲的咳嗽声让人心痛,拖着窄长的吐痰声更是刺耳。每当此时,老伴,或来看望的亲人也不嫌弃,大家一阵忙碌,有的轻轻拍打大爷的后背,有的在床头放一个痰盂,只要老爷子嘴角一动,一张张餐巾纸就迅速递到他嘴边,那一幕幕温馨的场景令人心生感动。
老爷子的病情在亲人们的细心照料下缓解了许多,两周后就出院了。我至今还不知道他得的是啥病,也没有看清他的容貌。亲情、爱,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紧挨着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年妇女,清瘦,中等个,圆脸,小眼睛,她的眼角和嘴角布满了零乱的皱纹。她曾是列车乘务员,年轻时长年累月地跟车跑,饮食不规律,导致老来血糖忽高忽低。也许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她说话很是响快,且相当健谈,似乎总有话题,总不觉得累,病房里小到十三四岁的小孩,老到七八十的,她都能说上话,如果你不烦,她都能一说小半天。
就是这样的一个住不住院都无所谓的慢性病人,躺在病房里一直没事,护士有时连体温也不量,血糖也不测,但她总说身体不舒服,头痛、心发慌,对医生和护士的忽视和省略,她倒不计较。在女儿的精心陪护下,吃住很踏实,心情也开朗,有说有笑,甚是配合医护人员的问询和治疗。躺得久了,闷得慌了,就随着女儿下楼走走……
也许住院心情舒畅,或许遵守医嘱合理饮食,一个月后,血糖稳定下来,心不慌、气不喘,她感觉轻松多了,不久就出院了。对她来说,健康,曾经失去,而后复得,那是何等的幸福呀!
在陪护岳母一段时间后,我逐渐熟悉了流程,得心应手多了。平时,常常在冗长的走廊里来回走动,偶尔串串病房,见了很多人,仿佛经历了很多事。
一次,在岳母隔壁病房闲聊时,无意中得知一位退休的病人是我老乡湖北红安人,一头短发全白了,眉头紧皱着,一脸痛苦,从医生口中得知他全身一堆毛病:心脏病,不能乱挪动;糖尿病,饮食要注意;大腿不行,还裹着个大绷带。他曾在铁路刑警队干过,人很幽默,听说我是老乡,格外亲切,和我说话也兴高采烈,论起往事,侃侃而谈,眉飞色舞。当过兵、上过战场、抓过贼,年轻时能吃能喝能抽能干,公斤量的酒不在话下,如今瘦弱无力,病入膏肓,他常常感叹:想不到当年举100多斤铁砣夺冠的我,现在竟然与病床相伴……
老乡所在的病房住满了,另外三个病号,一位是脚下生疮腐烂穿洞的老人,他有一位贤惠的老伴和三个孝顺的女儿,也有一位下岗的儿子。儿子妻管严,平时很少来医院,儿媳妇就更不用说了,从没来过。紧挨着的是一位长期住院的老病号,老伴陪护了3年,或许年老体弱,加之过度受累,陪护的老伴也病倒了,于是两位老人同住一个病房,并且病得不轻,让平常很少来看望的儿子感到措手不及。独生儿子仓促“应战”,可想而知照看的效果,半年不到,两位老人相继离世。
对于他们的不辞而别,我不诉离伤,只在心里存着离别的苦涩,默默地祈祷:“愿病逝的老人在天堂安息吧!”接下来的日子,我的心像遭了芒刺,痛苦地跳动,思绪像是触了电,麻木的翻转……
一位熟知的朋友是独生子,在外地工作,年老的父亲比我岳母晚半年住院。起初,他还两地来回跑跑,后来单位事多、家庭繁忙,看望的次数渐渐稀少……无法分身的他不能精心陪护,只能拜托熟知的哥们照看,3个月不到,老父亲病情恶化就离开了人世。每每谈及父亲,他惭愧内疚,常常泪流满面。
人啊!不到离别之际,学不会珍惜;不到濒临死亡,不懂何为真正失去。他是多么懊悔自己平时没有好好的照顾父亲,他是多么懊悔!如今悲凉的哭泣也不能挽回父亲的生命,让人感慨一定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亲人!
陪护的日子,让我深深体会到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重要!其实,人活一世无所谓名与利,关键是活得开心、健康、充实;如果像住院的病人一样,连吃饭和睡眠都无法实现,是多么的痛苦。
身边的病友谈起往事思绪万千,年轻时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终日忙碌着,没有节假日、没有正常的作息,甚至与家人聚少离多,造成自己身体严重透支,老来各种疾病骤然而至……
岁月催人老,时光最无情,它像一把刀残忍地切割着每一个老去的生命。
医院一直扮演“镜子”的角色,它最能看清世间冷暖,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医院里,有倾家荡产也要挽救亲人生命的,也有巴不得老人赶紧病逝的,所以很多时候,一场大病过去,或曾直面过一次亲人生命的消亡,或是目睹路人死于一次意外的事故。这时,你会感受到生命如此脆弱,感受到人生无常。于是,看清了很多事情,心灵得到了净化,感受到生命之短暂,生命之宝贵,于是,更加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分一秒。
孝心无价。时间一点点流逝,人生一点点减少,爱你的父母也在变老。爱不逾期,孝别等待,多抽出一些时间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让他们晚年过得安心、舒心;别等到他们百年之后再痛哭流涕,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呢?尽力为他们增添一点光亮,增添一丝温暖,不要空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追悔。0

这就是亲情!

(0)

相关推荐

  • 随笔||关于死的思考

    关于死的思考 云的心事很沉很重,压弯了天空的腰,惊动了水下的鱼儿,吓傻了乱叫的蛙,蜻蜓低飞,风也不敢出声,一切仿佛都在屏吸静待,云歇斯底里的暴发. 她立于窗前,心事如云,须借一场暴雨,来冲洗被泥裹得坚 ...

  • 人生只顾前行

    时间进入2017年的11月,空气中的冷意越发地显得深沉.接下去要是再来几场雨,估计冬天的味道就会变得更加的纯正.不由地感叹,时间真的过得太快,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的尾声.在时间面前,人所感到的,恐怕永远 ...

  • 邢桂珍// 病房花絮(5)融进心田的白雪

    今天上午,老伴做心脏主动脉血管夹层手术. 我的心就像西北风裹挟的雪花,阵阵紧缩,在空中不知落向何方. 苍穹,纵情飘然的雪花,浪漫洒脱,犹如春天的柳絮,覆盖了诗的花香,用柔情簇拥沃野,温暖新年. 昨天, ...

  • 浊木:病房琐记(四)

    病 房 琐 记 河南三门峡  浊木 七八天了.身边的病友们一个个先后离开了.虽然连名字也不曾相知,晚上却梦见了他们. 人去床空.现在能看到的是那些从大厅走过来又走过去的更加陌生的病友和他们的陪护亲属. ...

  • 医院见闻/李志红

    文/李志红 医院见闻 一 不知这个医院是有意还是无意,这头是爱婴病房,那头是内科病室.而上楼,需从这头儿走到那头儿的电梯.这头儿医护人员的工作服是温馨的粉色,那头儿是干净的白色.于是,这头儿听到的是婴 ...

  • 散文||最后的旅程

    最后的旅程 袁福成||江苏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迭宕起伏.风雨兼程的旅行,那么,出生之初获得的,便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父母妻儿虽相濡以沫.同舟共济,但在旅途之中总会有人陆续离开.即便是陪伴你旅行时间 ...

  • 《最好的告别》| 面对衰老和死亡,只有坦然地面对才是智者的选择

    <最好的告别>|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原创/静月荷 导读: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因而生命就显得尤为珍贵.然而,有时候突如其来的变故.猝不及防的意外,都会让生命面临考验 ...

  • 【征文】周传奇/收获总在耕耘后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征文 周传奇 我是去年加入河南信阳作家协会的.提起入协之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谓好事多磨,一段曲折有趣 ...

  • 【小说】周传奇/老郑破案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周传奇 提起安宁市交警大队的老郑和小刘,一对黄金搭 ...

  • 周传奇:家门荣光(【家门】征文)

    家门荣光 文/湖北大悟  周传奇 40年来,一块光荣牌更新迭代,如今4新1旧,四块"光荣之家"醒目地悬挂在各自小家门口,一块老式"光荣军属"没有申请更换,也没摘 ...

  • 周传奇:过​最节俭的日子,想最有爱的亲人(【节俭▪家风】征文)

    导读 我祖父母.父母一生多灾多难,他们的平凡琐事也许永远入不了大众的法眼:他们一生默默无闻,如同草木荣枯一轮,没有干过任何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会永远思念他们,为他们勤俭持家的家风家传感 ...

  • 病房见闻

    ◆ ◆ ◆ 文 | 图:张秀荣 近日清理相册里面的相片,这几张照片终是舍不得删.并不是我拍得有多好,且之前也不认识照片里面的人.这是我八月底生病住院十几天的见闻,照片中的两人在接老家打来的微信视频. ...

  • 【西散原创】周传奇作品 | 夏日郝堂美如画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初识郝堂,觉得富有诗意.再细细咀嚼,郝 ...

  • 产科病房见闻,有图有真相

    网友产科病房见闻 老婆前段时间生二胎,被分配到一间四张床的产后休养病房中,这个病房应该是医院专门给阿拉伯人留出来的,德国人肯定是不愿住进来的,而我们中国人被插入这个病房的概率要大许多,因为都是&quo ...

  • 百岁秦怡在病房过生日:尝遍苦难,终成传奇!

    百岁秦怡在病房过生日:尝遍苦难,终成传奇!

  • 春秋传奇:诸侯会盟拥戴周天子,桓公恃功心欲封泰山

    周惠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年)冬,周惠王病重.王世子郑担心惠后有变,先遣下士王子虎告难于齐. 不久,周惠王驾崩.王世子郑与周公孔.召伯廖商议,暂且不发丧,星夜遣人密报王子虎. 王子虎将情况告诉了齐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