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命与哲学常识化(下)
相关推荐
-
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
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 一一兼论稻盛哲学的利他本质 稻盛哲学的本质是利他主义哲学,是由其利他经营的理念及实践发展建构起来的.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逻辑是以利己为动因的, ...
-
如何应对素质低的小人?与他对着干就错了,应该遵循这3个原则
凡事都有解 导语: 以前看到这么一句话:从出生起,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张白纸,单纯无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被社会的大染缸染得五彩斑斓,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很多人都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
利己主义
[lì jǐ zhǔ yì] 利己主义 [lì jǐ zhǔ yì] 释义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亦专指一种伦理学说,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规范. 反义词 利他 ...
-
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竟然是讲现实主义的
某学者曾经指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缺少胸怀格局,凡事先计算自己的利益.这句话引发了很多讨论,精致的利己主义当然是贬义,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在哪里都不受欢迎,这样的人即使有,也并不太多. ...
-
变命与哲学常识化(上)
因为群聊多了,对伪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整理了相关对话记录成一篇比较成型.比较有说服力的文章,发布于公众号,并转发到群里,得到了群主的全面认可.这个自信我还是有的,因为主要就是针对她写的,以她那点造诣 ...
-
述而不作有哲学常识化不能的意思
否定我的群体中有许多知识渊博者,当我放低身段要求对方与我进行思想上的逻辑对接时,对方便选择性回避,转而攻击我对某些哲学知识点的无知,这样的人就是渊博的迷信者,其迷信的一定是哲学的局部而非整体,并深以为 ...
-
在逻辑的客观先在性当中寻找哲学常识化的必然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圆其说能力上升为哲学的整体性》
向哲学知行合一地妥协,是社会主义政治正确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文明比较优势源泉,其他任何政治类型都不具有这个魄力,所以都是相对落后或原始的政治形态,所以从今天的全球政治生态看,人 ...
-
由感而发的哲学常识化展望
前天,有哥们儿在微信中给我转发一"什么叫真正的朋友"的文章,小短文,写得很好,大意如下:"真正的朋友,就像这张图片(两棵大树,下面的根被P成两只握在一起的手)一样,看上去 ...
-
哲学常识化两则
哲学常识化(一) 哲学离群众太远,是因为哲学的思辨性确实太强,使哲学的常识化太难. 说哲学离群众远,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都在用自己的一套哲学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只是 ...
-
我的哲学常识化认知(续)
人有智识,其要在于识得我与非我的区别,难点在于通常不能真正处理好我与非我之间的关系.哲学与道,以及其他哲学分支,都是人类各个分支文明消解人之初便开启的"知不知"的尴尬的不成熟理论体 ...
-
我的哲学常识化认知
人间因顿悟而得成正果者从来不乏其人,但真正用常识化语言讲述清楚自己内心顿悟的人从来少见,能因此让哲学彻底常识化的就一直没有. 哲学常识化的不能,是哲学推广难的关键制约,这一文明的根本尴尬必须在当下得到 ...
-
时代在召唤哲学常识化与普及化——哲学漫谈之三十九
唯物与唯心在我的思想里是对立统一式调和存在,是我设想哲学常识化与普及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我认为的全人类矛盾最终得以化解的前提,更是消解人世间普遍分歧,让人心归于大同的前提与基础. 我认为 ...
-
哲学常识化是终极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世道人心变齐,需要人类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成败与否只在人们的一念之间,道理如此简单,差的似乎就只有人类如何认识与对待这样的思想了. 这样的美好构想肯定不能轻易实现,因为自古以来有顽固不化的贪心之人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