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25岁+的人才能看懂这支短片

    掐指一算,快过年了,我妈又要开始催我带男朋友回家了。

    果然,一觉醒来,我就收到了母亲大人发来的 30 多条语音。

    顿时,感到有点窒息

    于我而言,父母的聊天方式一直是个谜,跟他们聊天,极其考验我的思维灵活度和换位思考能力。

    因为稍有不注意,就会闹出笑话......

    和长辈聊天,是种玄学,尤其是在聊天中用到表情包,那结果真是出其不意、防不胜防。

    那天,妈妈催我去相亲,我不知道怎么回,就随手发了个表情包。

    然后,误会就开始了......

    还有次,我正在加班,妈妈来问我近况。

    我不过是发了个给自己打气的表情包,我妈就开始急了......

    很多表情包,在我们看来是玩梗,但发给父母,他们就会当真。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想起来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看过的谣言,有一半都是爸妈转给我的。

    妈妈知道我爱吃水果,于是格外关注蔬果相关的新闻,那天,她突然转给我这样一条链接。

    爸爸最讨厌我熬夜,所以几乎每周都要给我发一条关于熬夜危害的信息。

    一开始我还试着辟谣,后来干脆不挣扎了,就接受他们这份别样的关怀吧。

    当然,他们最操心的还是我的感情状况,甚至因此将我踢出家族群

    父母的这种关心方式叫:谣言式关怀

    因为他们的交际圈子窄,时常与社会保持着一种半脱节的状态,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差,所以才会中了这些谣言的招。

    前几年,我也厌烦过他们的这种行为。

    可随着年纪增长,我就渐渐明白了,或许是自己给到父母的陪伴太少了,他们才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刷存在感。

    小时候,无论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都会告诉爸妈。长大了,却像是默认遵守某条规则一般,开始对他们报喜不报忧。

    但就算我们不提,他们也知道。否则,他们也不会在满屏重复的唠叨里,用心地夹杂了一句“累了就回家”。

    25岁前,我不懂他们,收到60秒语音和一条条消息,只觉是打扰。

    而现在,我会因为有了这些聊天记录,因为被父母惦念,感到自豪。

    我相信,有人思念,就已经很牛了。这也是思念品牌想传达的观点。

    2021年春节前夕,思念食品发布的一支视频《有人思念就是牛》触动了很多年轻人的心。视频充分展示了当代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现状。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

    思念食品

    #有人思念就是牛 这个新年,思念食品邀请脱口秀演员王勉,一起把父母的唠叨变成内心的柔软,把有年味的思念带给他们![烟花][庆祝]

    视频号

    整段视频,在上届脱口秀冠军王勉的歌声中,开始了牛娃和牛爸妈的故事。

    视频最让我感到扎心的是,它真实的捕捉到了爸妈对孩子的唠叨:

    「有一种身材叫你妈觉得胖点好」

    “牛妈说,胖点好”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你妈又给你织了一件新毛衣”

    “薅的羊阿姨的毛”

    「有一种叮嘱叫你爸的60秒」

    “多吃草别通宵,出门门窗要关好”

    “不要老是点外卖,外面累了,回家也好”

    “床单被褥,经常晒晒,保持运动,尽量起早”

    视频里面金句颇多,看似在说牛,其实是在说每个在外拼搏的孩子:

    “外面肯定不如家里好”

    “房价特别高,网络肯定也特别的糟”

    这些翻来覆去的唠叨,总结起来就是视频最后那一句:

    “你开门就会看到,要拥有多少成就才算牛。回过头,有人思念就足够。”

    有人说,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是让孩子去追求事业的成功、爱情的美满;是目送着孩子去飞,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去一步步地成为一个很牛的人。

    我承认,事业和爱情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很牛的人。

    可是,回过头来想,那些陪伴我们的父母的唠叨,更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成就。

    当我们在追梦路上感到疲惫和迷茫时,不如停下脚步回望。

    看,还有父母在思念着自己呢,这就已经很牛了。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年前很忙,免不了加班吧?

    没猜错的话,父母的关心也会随着甲方的反馈一起送到吧。这是烦恼也是幸福。

    今年特殊情况,有部分人选择就地过年,不能回家亲耳听到爸妈的唠叨啦。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这个春节会失去年味儿。

    听我的,去煮一碗热气腾腾的思念水饺或汤圆,然后一边品尝着“团圆味”一边跟爸妈视频吧。

    2020年过去了,回顾这一年,无论你是有所成就还是收获不多,都请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句:有人思念就是牛。

    2021 年,愿每个人都被思念,且心中有惦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