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残堡话刘寨 || 作者 杨进荣

(0)

相关推荐

  • 刘家场寨子山的前世今生

    本文作者杨祖明 1.寨子山初考 山镇刘家场有座山,名叫"寨子山". 何为"寨"?见字译意,它是中国旧时军营驻扎的地方,或者是部分山区少数民族集中生活的区域.&q ...

  • 【刘家故事】清廪生统乡自治议长姻弟黄人鑑撰刘繡城传

    清廪生统乡自治议长姻弟黄人鑑撰刘繡城传 刘家敏廿四为和二十公炳光公次子,名繡城,讳映鍼,字鹤富,道光戊申年十月廿一日银时生,民国壬戌年九月初二日戌时终.娶清塘何何氏,生四子:桂林早世.丽生出继敏七公绣 ...

  • 会宁刘家寨子,一部古旧的书 || 作者 杨进荣

    会宁刘家寨子,一部古旧的书 作者    |    杨进荣 初夏,又一次走进会宁县刘家寨子,适逢母亲节,一为看望百岁的母亲,二为感受故土,那种爱恨交加的牵挂. 关于母亲,写过很多诗文.因为是我的母亲,怎 ...

  • 半城湖光一城景 || 作者 杨进荣

    半城湖光一城景 作者    |    杨进荣 五一长假,几位朋友诚邀笔者到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的银川游玩. 季节时令随至初夏,银川还是有点凉寒.但绿树红花,禁不住季节的更迭,便在习习凉风里,花团锦簇,生机 ...

  • 生如夏花 || 作者 杨进荣

    生如夏花 作者    |    杨进荣 非是时间充裕,足行于山水云深处:不是闲情逸致高,游走在旷野深山中.给心灵放假,有时需要挤出一点空余,独自收获一捧风,抱揽一团云,倾听一场雨,接住一片雪.把它们勾 ...

  • 思学感悟(两篇) || 作者 杨进荣

    思学感悟(两篇) 作者    |    杨进荣 思学感悟(一)浓缩了的古体诗歌:对联 虽然,我文化知识不高,古典文学学的不好,背熟了巜音韵学>,但因灵性不足,思维愚钝,对平仄的运用不是十分自若, ...

  • 红柳 || 作者 杨进荣

    红    柳 作者    |    杨进荣 红柳是广布西部大漠.盐碱渍地.旱地荒塬的植物.因其茎杆幽红,开花纷红,枝多如柳,人们便称其为红柳. 风沙中狂舞,盐渍地中顽强.所以素有沙海舞者,碱渍旱塬的铁 ...

  •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 作者 杨进荣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作者    |    杨进荣 春风已逝,清明又过,想起家乡的山,想念家乡的河,想起老堡子山下北面的山窝窝,想念山窝窝里那一院土窑洞,更想念父亲栽下的那棵老杏树. 那个山窝窝在刘家寨子 ...

  • 天地同哀(二首) || 作者 杨进荣

    天地同哀(二首) 作者    |    杨进荣 哭双星 阴云低垂    细雨霏霏 我站在周天的寒凉里 七尺男子    为双星陨落 身不由己    泪淹心海 一辈子交给水稻 稻田就是你的道场 亩产两千斤 ...

  • 沙漠人家 || 作者 杨进荣

    沙漠人家 作者    |    杨进荣 多次穿越沙海,很少深入沙海.很想知道,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里,是不是除了沙,还是沙.最多长几簇沙打旺,骆驼草,或者胡杨什么的--            乙丑四月 ...

  • 两个玉米棒 || 作者 杨进荣

    两个玉米棒 作者    |    杨进荣 久居旱塬上的人,二十年前,很难吃到嫩青绵甜的新鲜玉米的.吃够玉米是遇灾荒,每人只供应八两粮的年代.不敢吃稠糊糊,只能喝清咣汤. 雨水好的年份,个别家庭只在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