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钟盗金库,你没听错,就是这么酷

偷盗类型的电影,属于动作电影的一个分支,此类型之下,基本上都会产生一个大盗,而大盗的核心点就是会成功的盗取一些珍贵物件。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偷盗电影的最结局总是反派得到胜利,正派费尽心机想要保护的东西却被反派费尽心机拿走或者毁掉。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审美瓶颈,偷盗电影既然不能在结局上下功夫,那就只能在过程中加曲折了。最终,偷盗电影会变得乏善可陈。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偷盗电影,说的依旧是这样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没能逃过正常情况下的结局,整个过程虽然曲折,但明显让整部影片落了下风。本片就是《沿路而下》。说的是一个犯罪团伙抢夺宝物的故事。

一伙盗贼想要谋划抢劫西班牙银行,目的是几枚传奇金币,起因是这伙盗贼在海底打捞的时候被西班牙海警围捕,他们打捞上来的东西自然被收缴归公。于是他们心怀不满,最终计划了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将被收缴的东西拿回去。这个计划有一个核心点,那就是破解西班牙银行的安保系统,然而这个安保系统却无从谈起,因为好多年以来,没有人能知道西班牙银行的设计方案是什么,自然也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理,想要抢劫这样一座银行,困难可想而知。

然而盗贼终归是盗贼,他们找到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学生,最终开启了这段离奇的过程,最后自然是不负众望,这个银行被洗劫,盗贼的目的达到了。故事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就是本片的故事简介,当然,看过的人自然会问,这原本是一个曲折的故事啊,为什么在你口中就变得这么平庸。答案也很简单,实际上这个故事一点也不曲折。如果你全程站在盗贼的角度去看,这确实是一个曲折的故事,然而当你站在安保人员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西班牙银行被誉为不可能被抢劫的银行,这个名号的形成源于西班牙银行过人的安保系统以及银行本身的设计方案。本片的聚焦点是银行本身的设计方案,但却忽视了一个变量,那就是银行的安保系统。忽视这个系统有什么好处,好处自然少不了,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给盗贼减负。

一个过人的安保系统是能给盗贼增加负担的,因为细致入微的安保系统之下,盗贼进行抢劫的流畅度就会大大减小,而一个漏洞百出的安保系统,即使守卫的是号称最坚固的西班牙银行,盗贼也能在其中游刃有余。毫无疑问,本片属于后者,一个装腔作势的安保系统给了本片的编剧最大的发挥空间,因为编剧知道,安保系统是个傻子,自己所有的奇思妙想需要应对的也是这个傻子,这样一来,故事的曲折性就增加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本片中盗贼的第一步是混进去做保洁,一个安保系统非常完善的团队竟然没有仔细核实保洁的身份,就能放行她到一个挂满了名画且藏有保险库钥匙的房间内,却没有任何人跟随,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一个缜密的安保系统是这样安排布置的,那么很难说这个安保系统的指挥者不是一个草包。

既然这样的小伎俩就能逃过本片中的安保系统的法眼,那么监控被黑,光天化日之下在大楼之间游荡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我们看到的这伙盗贼在偷盗过程中的游刃有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唯一能给保卫西班牙银行的安保人员挽回颜面的莫过于指挥者全程冷峻的脸庞了。不过这样非常有型的面孔却不足以支撑整部电影的智商。

从一个动作片的角度来看,《沿路而下》的观感爽吗?看上去确实是很爽的,但是这种爽缺少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感觉,因为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惊险都是建立在一个漏洞百出的安保系统之上的,即使是本片在细节上做了明显的调整和暗示,但是那些部分完全没有能体现出来核心的味道,反倒是看上去成了配菜,而西班牙悬疑电影本身的特色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原因还是很简单,安保系统是草包。

一部好的盗窃类电影的特点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来有回才是正常的叉架方式。而《沿路而下》的叉架方式很独特,盗贼们无所不能,安保人员只能吹胡子瞪眼,这样的对抗方式在一开始就显得乏善可陈,自然整个过程也不能带给观众一种惊喜感了。

尤其是盗窃类的电影已经陷入到瓶颈的时候,如果继续这样的话,就只能在架构上下功夫了。因此,一些导演别出心裁让盗窃类的电影结局上变得不团圆,让窃贼用失败来兜底,这或许是一种出路。总结本片其实不复杂,较量要有来有回,单方面强化那叫屠杀。

……

你好,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