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传之秘的松腰之术!许多练太极的人并不清楚

如何松腰,许多练太极的人并不清楚。这主要是历代武术把松腰的方法视为不传之秘,师傅要用松腰的方法(如蹲墙)自我锻炼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人支走,自己练。

练太极拳讲究“心为令、意为帅、气为旗、腰为露”,所以,松腰时一定要用心发指令,在意念的带领下,引领着内外气往腰部那儿冲,去帮助松腰。

通俗的讲,松腰就是松扎腰带的地方。怎样才算腰松开了?“坐着时腰椎往前塌,把肚子腆出来,但不能把胸脯一起挺出去,脚要含,这就是坐着的松腰。一般人坐着时腰往后弓,成了一个大罗锅,一个弧形,这样的状态肯定不是松腰。普通人站着的姿势胸往后去,腰往前塌。我们坐着时符合一般人站立时脊椎的状态,就算松腰了。当然头顶要放松、要中正。如果我们站立时按普通人坐着的姿势就是松腰了。”

腰怎么样才会松?

一是通过蹲墙松腰。蹲墙过去是千金不卖,会的在家里练,不许出去练,任何人都看不到。越简单越不会,因为谁也想不到松腰的方法竟然这样简单。二是通过站桩松腰。这是站桩时强化姿势、呼吸、意念等方面的松腰锻炼。三是通过转腰涮胯松腰。这个方法除有很好的松腰效果外,还能垂尾闾、运动尾闾、封闭会阴、扩大丹田的领域。四是通过直腿坐松腰。这是种坐在床上松腰的方法。

太极松腰法:面壁蹲墙松腰法

面壁蹲墙松腰法是太极拳松透形体关键一环,也是太极拳练灵劲上身的保庙功夫,是一项全身性的均匀运动,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便捷之法。经常进行本法训练,能有效调整周身气机,对治疗全身疾病有神奇效果;能排除身体上的一些不良反应,纠治因锻炼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对太极拳整体水平的上升有帮助作用。

面壁蹲墙法看起来很简单,其整个运动过程,却包含了无极(站立或蹲下的动作)化太极(下蹲上起的过程)的过程。

基本动作

面壁而立,两脚并拢,周身中正,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下蹲时,可先想用意念想一下丹田或注意一下脚底涌泉穴,同时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节放松下落;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或先想一下蓝天,然后再将脊柱逐节抻起、拉直。

进步阶梯

将面壁蹲墙法作为独立的增长功力的方法来锻炼,根据功夫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的进步阶梯。

第一、初始阶段。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

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两脚并拢,脚尖抵墙地完成蹲墙上下蹲起动作,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

理论上讲,此时应注意神做主宰,即意念动,形体就动。开始做不到用神主宰身体,那就用腰做主宰。腰主宰形体得通过气,这就需要把气和腰结合起来,也就是要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后再和腰脊结合起来。“腰脊是第一主宰,丹田是第一宾辅”就是这个意思。此阶段的腰放松,还是从形上走的,还需要用力,一用力就有气和形的变化,等形已经松了,气通了,我们就可改成“用意不用力”的方式进行锻炼了。

第二、提高阶段。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标准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

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此方式可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上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平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注意不要手碰墙壁。

背手蹲墙:1.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2.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顶球蹲墙:等腰松得比较好的了,可头顶气球上下蹲起——这是强化太极拳虚灵顶劲要求的练法,杨澄甫说:“项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这时,并不是把精神都注意到头上,如过多注意头顶的气球,气球就会不稳,此时,要在上起之前,先想一下天空;下蹲之前,先想一下脚下,这样顶球蹲起可能会更稳一些。

定势蹲墙: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桩来练。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则效果会更好,当然,这是难度最大的练法。

第三、化境阶段。从形的动过渡到意念的动之后,就要注意按照太极拳的“意在先,气催姿势”的要求,只管意念不管形,也不管气,这样,意一动则形就动(这个形是被气催着动的)。此时灵动之劲就会上身了,这时连续蹲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而且很轻松,甚至会出现一种无为而不为的状况(自己的身形虽然在上下蹲起,却又好像没有上下蹲起)。这一阶段所出,现在的身心变化,离太极拳“阶及神明”之境界已经不远了。

时间阶梯

在面壁蹲墙法的锻炼过程中,由于进步阶梯的不同,其上下蹲起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一)均匀速度。此阶段,上下蹲起的速度是和身体素质相对应的,一般的要求是以不喘气、不劳累为准则,速度不快也不慢。

(二)快慢有序。等身体素质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按照先快后慢的顺序进行强化身体素质的锻炼。

1.快速蹲起:首先可进行一定时间的快速蹲起。当然,一定要按照要领蹲起。此时,微微有些喘气也没有关系,全身出汗也没有关系。

2.慢速蹲起:等连续快速蹲起1小时也不出汗了,就可进入慢速蹲起阶段。这一阶段速度越慢越好,慢到上下蹲起一次好几分钟,甚至能十几分钟一次,这其实是一种修心的锻炼,此时力争逐渐做到不烦不燥、内心平和。

(三)随意潇洒。经过了以上各种速度的锻炼之后,就可以按照随意潇洒的要求,怎么惬意、怎么舒服就怎么蹲起。

练习要求

练习面壁蹲墙法,要把握在下上蹲起的过程中保持“意先、气匀、形中正”的原则;在蹲下时要把握“紧、近、静、尽”的要点。

“意先、气匀、形中正”就是按照太极拳锻炼的要求,形体动之前,意念先动。比如,下蹲时先想一下丹田或涌泉穴,然后再下蹲;上起时先想一下百会或蓝天。气匀,就是不要有具体把导气到什么地方和部位的概念,让内气自自然然的发生变化。

形中正,就是形体不要左右歪斜,要保持上下一条线。“紧”就是指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颅、躯干、四肢以肚脐(神阙穴)为中心紧缩、使命门向后凸。“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蹲者的臀部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地面。二是指身体各部位要最大限度地贴近,使之接近于母腹中胎儿的姿势。

“静”,也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蹲的环境要静,不可嘈杂喧哗;另一方面,蹲时头脑必须“静”,不存杂念、妄想,要专一心念。“尽”就是要尽心尽力。一方面精神放松地要求自己做到“静”、“紧”、“近”;另一方面,面壁蹲墙法不是蹲一两次就能蹲出个境界的,练习者必须尽力尽心、持之以恒地练习蹲起。

编辑:小七

来源网络,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或删除。

(0)

相关推荐

  • 面壁蹲墙法|让你'挥洒自如'的去进行脑力训练!

    蹲墙,又叫面壁蹲墙.面壁蹲墙是一个动作简单而又效果显著的健身方法.简单到只有两个动作要领:一是面对墙壁,二是下蹲上起.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连贯动作,若能认真练习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神奇的面壁蹲墙法 ...

  • 练拳身备的这“五弓”到底是什么状态

    武禹襄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用劲有"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要求.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说法,就是说躯干为一弓,两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 行拳时,这五张弓需要劲合一处,形成一个 ...

  • 不轻传的松腰开胯秘法,功夫核心秘中秘

    松腰松胯往往跟尾闾联系在一起.要松腰,往往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后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须伴随垂尾闾.尾骨有四节,连到一起成一个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有的人小尾巴还翘着.要是翘着的,你得慢慢让它直 ...

  • 站桩放松的不传之秘,站桩松腰的诀窍,什么叫做下盘扎根之感

    站桩与养生2021-01-23 09:42:00 相遇即缘分,想交流可点击我头像,看简介 咱这里是给大家深入一下,不理解也很正常,对于放松来说,只要你真正放松好之后,你一定会深感站桩之魅力的! 初学养 ...

  • 站桩放松的不传之秘,站桩松腰的诀窍,什么叫作下盘扎根之感

    初学养生站桩 很多人初学站桩时别人教他意守丹田,意守涌泉等,这点如果按照咱教的养生桩,我不反对一来就运用意念的做法,毕竟我们也这样教过,但是对于自学者,我建议是不意守,呼吸方面也不去控制,首要第一点是 ...

  • 揭开腰胯的不传之秘 松腰坐胯

    揭开腰胯的不传之秘 松腰坐胯

  • 不轻传的松腰开胯秘法

    松腰松胯往往跟尾闾联系在一起.要松腰,往往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后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须伴随垂尾闾.尾骨有四节,连到一起成一个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有的人小尾巴还翘着.要是翘着的,你得慢慢让它直 ...

  • 太极拳不传之秘:胯的松与转

    在人体结构当中,胯是最大的一个枢纽,也是武力的保证,没有胯这一步,功力就大打折扣,什么功夫也大打折扣. 所以,为了加强胯的意识及尽可能运用,首先练拳的时候必须是坐下去而不是蹲下去.坐下去时,尾椎微后泛 ...

  • 难得一见,太极拳松腰开胯功,不轻传的秘藏功法!

    难得一见,太极拳松腰开胯功,不轻传的秘藏功法!

  • 秘•蹲墙功(松腰秘法)猛男必练

    练腰强肾 离不了 蹲强功,它的功效谁练谁知道! 练脊骨关节的蹲墙功,就是松腰捷径,腰松不开,就不能算是练内家拳!腰松不开,命门处就会内凹,脊骨就不直,这样永远也练不出前辈那种一触即发,浑身反弹的功夫! ...

  • 太极拳不传之秘:胯的松与转(下篇)

    在人体结构当中,胯是最大的一个枢纽,也是武力的保证,没有胯这一步,功力就大打折扣,什么功夫也大打折扣. 所以,为了加强胯的意识及尽可能运用,首先练拳的时候必须是坐下去而不是蹲下去.坐下去时,尾椎微后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