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八十章——小国寡民
相关推荐
-
老子理想国的模式,为何是小国寡民?宋朝苏辙道出真相
老子的<道德经>一共有81章,在第80章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 ...
-
康顿庄园怎么比得上老子的桃花源?
正文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
为什么老子名言“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千年来一直被误解?
说到老子被误解的这句话,要联系它所在的第八十章来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邻国之间可以互相望见,鸡犬的叫声可以相互听见,老百姓从生到死,不互相往来. 赏 析 这是老子讲小国寡民的一句话.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它反映 ...
-
小国寡民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0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 ...
-
社会结构与哲学
凡是研究哲学的,必须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是理想的组织形式?为什么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呢?那是因为研究哲学的哲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将建立在他所认可的社会组织结构之上.也就是说,社会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用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
-
第八十章 - 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⑤:虽有舟舆⑥,无所乘之:虽有甲兵⑦,无所陈之⑧.使人复结绳⑨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
-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悟读述杂【80】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悟读述杂【80】
-
道德经第八十章解析
道德经第八十章解析
-
《道德经》第八十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 ...
-
道德经详注第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 王弼注: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 今译:国家又小,人口又少,尚且可以使其返回古代的和谐状态,何况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呢!所以举小国作为例子而言. ...
-
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
第八十章 小邦寡民, 使十百人之器毋用, 使民重死而远徙, 有车舟,无所乘之: 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乐其俗,安其居. 邻邦相望,鸡犬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
硬笔书法《道德经》第八十章
硬笔书法《道德经》第八十章
-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⑤:虽有舟舆⑥,无所乘之:虽有甲兵⑦,无所陈之⑧.使人复结绳⑨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