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道德真源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中卷→还源篇

    还    源    篇 <还源篇>,宋·石泰撰.<修真十书>卷二收录,元代俞琰撰<席上腐谈>认为其文辞格调与白玉蟾无异,疑为白玉蟾撰. 篇首有石泰序,谓昔年于驿中遇 ...

  • 生命之形·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天地自然是生命的根,社会是人生活的家,人要适应自然,才能生生不息:我要适应社会,才能健康长寿. 自然是自在的,绝不会主动适应人,社会是文化营造的,和与不和,有利于健康长寿还是危害健康长寿,则在文化精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道德真源

    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之言,不得以文词不美将此经置之高阁而不论不议也.须知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言,有言皆障,然为教化众生,不得不权立虚名以为后学津梁.既有言矣,则言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揭怀玉. 夫道者,人心固有之良,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约,不可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夫道者,天下人物共有之理也.以此理修身,即以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章 道之动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章 道之动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道人人具足,个个圆全,又何待于复哉?不知人自有生以后,气拘物蔽,知诱情生,斯道之为所汩没者多矣.苟非内祛诸缘,外祛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是未离母腹时),乘乘兮( ...

  • 道德经讲义-第十章 专气致柔-道德真源

    此章开口即说炼精化气之道.既得精气有于身,即要一心一德而不使偶离,离则精气神三宝各分其途,不能会归有极以为炼丹之本.故太上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夫营者,血也,血生于心,魄藏 ...

  •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悟读述杂【80】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悟读述杂【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