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道德真源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49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原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第一部分: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圣宣讲无心教法,此 ...

  • 《道德经》:做个有道性的人

    第三十二课 天长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能成其私. 非以其无私耶:必须以他的大公无私,"能成其私",所 ...

  • 一起看看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什么样?

    东方既白 著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熟悉<道德经>的人都说老子讲究"无为而治",殊不知老子在<道德经>中更崇尚"圣人之治",因 ...

  • 道德经讲义-注后语-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注后语 此经注毕,呼群弟子而告之曰:目今大道危如累卵,所赖尔学道诸人以撑持天地,救正乾坤.纵说奸匪之徒将有兵戈之动,然天有安排,总不至令尔等有不测之虞也.只怕尔等执德不宏,信道不笃,二意三 ...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转载--[信言不美 ...

  • 道德经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道德经的最后一章,这一章节继续发挥了老子的辩证思维,值得细细品味. 先贴下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一章 有为利无为用-道德真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夫道生于鸿濛之始,混于虚无之中,视不见,听不闻,修之者又从何下手乎?圣人知道之 ...

  • 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忠诚正直.尊重事实的话往 ...

  • 道教经典《道德经》(八十一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用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

  • 第八十一章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原文]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