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7)

(0)

相关推荐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七:南北朝诗歌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七:南北朝诗歌 西晋末年以来,黄河流域兵荒马乱,社会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士大夫大多数集中在较安定的江南一隅,因此,整个南北朝时期,江南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南北朝 ...

  • 古代历代诗歌发展演变

    诗歌发展及演变 脉络概述: 原始时期:上古歌谣,原始性,诗.歌.舞不分 先秦时期:诗经温柔敦厚.楚辞浪漫瑰丽 两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最长叙事诗<陌上桑> 东汉:文人诗,&l ...

  • 谢灵运:开创中国山水诗派第一人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以擅长刻画自然景物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对后世影响巨大. 谢灵运,生于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谢家原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渡后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 ...

  • 很经典的宫体诗欣赏

    导语:宫体诗是指产生于宫庭的以描述宫庭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宫体诗的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所谓南朝宫体诗,是指南朝梁后期和陈后主时期所流行的1种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上)

    一说到唐朝,自然会说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唐诗.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足见其在鲁迅看来,诗歌到了唐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3)

    四 汉诗中关于社会民生的诗作中,都是在质朴的文字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与真实的内容.有的描写战争,有的表现饥寒,有的写孤儿病妇的悲哀,还有的描写家庭男女问题的悲愤.这些诗作中都反映了民众呼喊的声音. 这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5)

    八 正始以后,就是太康,这一时期,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是一种过渡的状态.两晋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西亚讲坛以陆机和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司马氏夺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6)

    十 整个东晋诗坛虽被玄言诗所占据,使诗歌偏离了正常的艺术轨迹,成为老庄思想的另一种解读,乏善可陈,但就在这时陶渊明出现了,他就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这一时期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由于陶渊明的先祖陶侃尴尬的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9)

    十六 西晋灭亡后,随着晋室的南渡,中国文化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北方文学在十六国与北魏前期是极度衰微,直到北孝文帝改革后,加上崔浩.高允等人的创作,使这一局开始出现转机.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东魏为北齐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0)

    十八 时间总算到了公元589年,这一年,南朝最后一位后帝陈后主投降,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的混乱局面,但稳定只维持了不到30年. 但就是这短暂的30年,发生了影响后世很多的事情,就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1)

    二十 初唐时期,北方文人多以关陇人士为主,他们的文学主张自然是对南朝齐.梁文风持批判态度,但对声辞之美却没有持否定态度.这种对文学特色清醒认识,使得唐太宗及其属下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形成对文学发展方向的一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2)

    二十二 武则天主政时,上官仪被诛,这应该算是从行政命令将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的六朝诗风结束,而与上官仪同时,其作品虽然也继承齐梁,但还不能算是宫廷诗人群就是初唐四杰. 这四个人我们在前文已经论述,此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3)

    二十四 经过杜.李.宋.沈等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时期,唐近体诗各种声律体式已经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这也标志着初唐诗坛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之前我们反复所说的六朝诗风的结束. 如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