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0)
相关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
"五四"以后,中国20世纪的文学始终努力地走文学大众化之路.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老舍的市民小说,用传统的叙事方式表达新的伦理观念 ...
-
《来的都是客》:诚邀四海宾客 力促承德名扬
诚邀四海宾客 力促承德名扬 --读杨润忠老师<来的都是客>所受到的启发 张子龙 脑中藏乾坤,腹里满经纶. 一眼辨千古,佳作胜金银. 丹青书时代,铁笔著妙文. 相貌堂堂者,老羊铲史人. 不 ...
-
【视频】“纪念艾尼诞辰140周年”国际会议在杜尚别举办!
艾尼(1878-1954) 塔吉克近代文学创始人,社会活动家,教育家 2018年4月14日,(杜尚别,夏冉)据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的消息称,为期两天的致力于纪念塔吉克斯坦现代文学创始人艾尼诞辰150周年 ...
-
【邓彧】纳西文化的传播者——纪念纳西学学者杨正文先生
左起:邓彧(作者).张旭(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会长).习尚洪(东巴祭师).杨正文(纳西族学者)在香格里拉白地释读采集于法国的东巴古籍. 走进位于独克宗古城外围的香格里拉新华书店,你能看到在一排排&quo ...
-
隋唐文学史之隋代文学概说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自立,以其父杨忠受封随国公而杨坚袭爵,故立国号为隋(去走之,示以不迁之义).隋政权在杨坚领导下灭梁平陈服岭南,实现了全国统一.中国自南北朝以来270余年的分裂局面,到此结束. 隋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上)
一说到唐朝,自然会说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唐诗.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足见其在鲁迅看来,诗歌到了唐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3)
四 汉诗中关于社会民生的诗作中,都是在质朴的文字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与真实的内容.有的描写战争,有的表现饥寒,有的写孤儿病妇的悲哀,还有的描写家庭男女问题的悲愤.这些诗作中都反映了民众呼喊的声音. 这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5)
八 正始以后,就是太康,这一时期,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是一种过渡的状态.两晋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西亚讲坛以陆机和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司马氏夺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6)
十 整个东晋诗坛虽被玄言诗所占据,使诗歌偏离了正常的艺术轨迹,成为老庄思想的另一种解读,乏善可陈,但就在这时陶渊明出现了,他就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这一时期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由于陶渊明的先祖陶侃尴尬的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7)
十二 由于社会政治的黑暗和混乱,使得当时的文人们转而寄情于大自然,这种思想在左思.王羲之那里已初露端倪,并到陶渊明时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严格意义上讲,陶的诗充其量只是田园生活与情趣的表现,不能算是山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9)
十六 西晋灭亡后,随着晋室的南渡,中国文化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北方文学在十六国与北魏前期是极度衰微,直到北孝文帝改革后,加上崔浩.高允等人的创作,使这一局开始出现转机.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东魏为北齐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1)
二十 初唐时期,北方文人多以关陇人士为主,他们的文学主张自然是对南朝齐.梁文风持批判态度,但对声辞之美却没有持否定态度.这种对文学特色清醒认识,使得唐太宗及其属下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形成对文学发展方向的一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2)
二十二 武则天主政时,上官仪被诛,这应该算是从行政命令将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的六朝诗风结束,而与上官仪同时,其作品虽然也继承齐梁,但还不能算是宫廷诗人群就是初唐四杰. 这四个人我们在前文已经论述,此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3)
二十四 经过杜.李.宋.沈等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时期,唐近体诗各种声律体式已经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这也标志着初唐诗坛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之前我们反复所说的六朝诗风的结束. 如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