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5)

(0)

相关推荐

  • 南朝刘宋山水诗名家,鲍照这十首诗作绝美,尤其是山水诗堪称一绝

    山水诗起源于先秦和两汉,在魏晋时期崭露头角,从南朝到唐朝,山水诗随着文化变迁,不断演化后,成为一种独树一格的诗歌.说到山水诗,谢灵运是开山鼻祖无可厚非,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等大诗大名鼎鼎,他们尤其擅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四:中、晚唐诗坛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四:中.晚唐诗坛 中唐诗歌数量最多,流派也最多.然而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盛唐的那种积极的浪漫主义热情和理想退潮了,诗人们更冷静地思考社会问题,转向现实主义道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 ...

  • 唐诗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概况

    肖旭 唐诗一般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初唐(公元619--713)约一百多年时间.初唐的中心问题是: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为唐诗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初唐诗歌是沿着三条路线发展的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上)

    一说到唐朝,自然会说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唐诗.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足见其在鲁迅看来,诗歌到了唐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3)

    四 汉诗中关于社会民生的诗作中,都是在质朴的文字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与真实的内容.有的描写战争,有的表现饥寒,有的写孤儿病妇的悲哀,还有的描写家庭男女问题的悲愤.这些诗作中都反映了民众呼喊的声音. 这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6)

    十 整个东晋诗坛虽被玄言诗所占据,使诗歌偏离了正常的艺术轨迹,成为老庄思想的另一种解读,乏善可陈,但就在这时陶渊明出现了,他就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这一时期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由于陶渊明的先祖陶侃尴尬的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7)

    十二 由于社会政治的黑暗和混乱,使得当时的文人们转而寄情于大自然,这种思想在左思.王羲之那里已初露端倪,并到陶渊明时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严格意义上讲,陶的诗充其量只是田园生活与情趣的表现,不能算是山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9)

    十六 西晋灭亡后,随着晋室的南渡,中国文化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北方文学在十六国与北魏前期是极度衰微,直到北孝文帝改革后,加上崔浩.高允等人的创作,使这一局开始出现转机.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东魏为北齐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0)

    十八 时间总算到了公元589年,这一年,南朝最后一位后帝陈后主投降,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的混乱局面,但稳定只维持了不到30年. 但就是这短暂的30年,发生了影响后世很多的事情,就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1)

    二十 初唐时期,北方文人多以关陇人士为主,他们的文学主张自然是对南朝齐.梁文风持批判态度,但对声辞之美却没有持否定态度.这种对文学特色清醒认识,使得唐太宗及其属下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形成对文学发展方向的一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2)

    二十二 武则天主政时,上官仪被诛,这应该算是从行政命令将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的六朝诗风结束,而与上官仪同时,其作品虽然也继承齐梁,但还不能算是宫廷诗人群就是初唐四杰. 这四个人我们在前文已经论述,此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3)

    二十四 经过杜.李.宋.沈等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时期,唐近体诗各种声律体式已经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这也标志着初唐诗坛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之前我们反复所说的六朝诗风的结束. 如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