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丙中洛,一个美爆眼球的地方,怒族村落不同时代的3座桥

(0)

相关推荐

  • 8条进藏线,我为什么要选丙察察

    丙察察是指从云南丙中洛出发,经察瓦龙乡,抵达西藏察隅的进藏线.公路沿着茶马古道的路线修建而成,将散布在横断山脉腹地的原始村落串联成线. 我们取道丙察察自驾进藏,在沿线村庄的接力赛中领略多民族的风土人情 ...

  • 丙中洛, 一个你从未踏足过的人间仙境

    秋冬,是怒江地区最美时分. 秋季有一片灼烧双眼的火红, 冬季则有江天一色的银白, 任何辞藻都显得单薄, 只能说现在来,刚好! 丙中洛 这里隐藏着真实版的"世外桃源" 藏族.傈僳族. ...

  • 11-12月 大理古城-无量山冬樱花-腾冲银杏-怒江-丙中洛-梅里雪山-塔城-丽江古城11日摄影创作...

    11-12月 大理古城-无量山冬樱花-腾冲银杏-怒江-丙中洛-梅里雪山-塔城-丽江古城11日摄影创作 创作时间:A团:2020年11月22日-12月1日 B团:2020年11月25日-2020年12月 ...

  • 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秋那桶

    P01     秋那桶村隶属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地处丙中洛镇最北边,距丙中洛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方便.南邻甲生村,北邻察隅县察瓦龙乡.辖青那.石普.初岗等10个村民小组.秋 ...

  • 【云南】雾里村:茶马古道上的隐秘山村,需徒步才能到达

    在云南怒江边茶马古道上,有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雾里村,雾里,意为水流平缓的地方,不仅名字好听,景致也同样名副其实,小村所处位置是怒江江边的山坡之上,经常会有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全村有60户200 ...

  • 怒江的三个人间仙境,你去过吗?

    怒江的三个人间仙境,你去过吗?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 ...

  • 与世隔绝的村子,秋那桶

    在原始村落雾里村体验别样的美,从雾里出发去察瓦龙. 经过贡山县的武警检查站,在这里主要是疫情检查,需要身份证.手机扫码! 然后前行不远拐入岔路口,去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秋那桶. 秋那桶是当 ...

  • 云南贡山:丙中洛

    云南贡山:丙中洛

  • 【贡山】丙中洛最美最险的茶马古道

    丙中洛最美最险的茶马古道 图文  羽佳zm 怒江峡谷深, 鲜花开满山. 险峰隔不断, 马帮铃声远. 走过云藏.川藏几条茶马古道,有的是徒步.有的是骑马.然而当我在一个春暖花开时节,穿越了位于怒 江深处 ...

  • 丙中洛德拉姆古道和翁里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P01     翁里(也称雾里.五里)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翁里村,是茶马古道经过之地.辖区内怒江南北分割,怒江以东是连绵不断的碧罗雪山,以西是高黎贡山,形成了著名的两山夹一江的奇特的峡 ...

  • 第二届寻找《中国最美古村》征文大赛:梦回丙中洛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梦回丙中洛 新跃华(傈僳族)        1 怒江一路横冲直撞 在丙中洛强行撞开了 紧锁亿万年的石门关  一个急转弯又一个急刹车 发泄着它的狂野秉性 一路狂奔   最终扬长而去 ...

  • 禹艳芬丨丙中洛,一个名称怪异、风景秀丽的地方

    国庆假期第二日,秋高气爽,我们的大家庭集结出发了,四家人,三张车,十口人,朝着向往的圣地――丙中洛. 丙中洛,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 ...

  • 「散文」雨中荡舟

    作者:冰山雪峰 昨夜的一场大雨,洗净纤尘.掠去浮躁,夏日那蕴含百花气息的淡淡的韵味愈加浓烈.掬一怀好心情,携一份空山新雨后的舒润,与友人相约,融入夏的风景.捡一席舒畅婉约,拾一份绿肥红瘦,守望着朦胧烟 ...

  • 丙中洛,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丙中洛,神往已久的地方,终于走进时却有些尴尬,时逢黄金周,连夜赶到丙中洛镇上时已经一房难求,东奔西走寻住宿,终于在远离镇上的怒江边上找到一间酒店愿意提供打地铺的地方,于是丙中洛的见面礼便是缩在睡袋里躺 ...

  • 多家诊所被罚,「 三无」中药粉中招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健康卫士 多家诊所被罚,"三无"中药粉中招比例居多 近日,据一诊所朋友反映,当地多家诊所受到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此次执法较以往更全面.严格. 在 ...

  • 「知识」血液透析中烦恼的低血压一 王钧

    大家好,上个月我讲解了老鼠药中毒,可能大家觉得很少见也没有过多的在意,得到大家的反馈后我还是讲一点常见的东西. 毕竟人群数在那摆着,群体庞大了自然看的人会更多,宣传科普的效果也更好一些,那么我还是老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