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乌梅丸
相关推荐
-
路志正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乌梅败酱方
路志正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乌梅败酱方
-
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300克 细辛3克 桂枝9克 附片6克 党参15克 干姜9克 川椒9克 黄连9克 白芍12克 黄柏9克 当归9克 甘草6克加大米,醋,蜂蜜, 七剂,水煎服.
-
乌梅丸加减方有哪些?乌梅丸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蒌继: 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藏安蛔寒厥剂. (一)乌梅丸的组成与功效 乌梅丸由乌梅15克,干姜10克,人参.川黄连.当归.炮附子.桂枝各6克,黄柏7克,蜀椒5克组成.水 ...
-
《伤寒论》:乌梅丸、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关于治疗结肠炎、肠癌的效方!
乌梅丸.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是治疗结肠炎.肠癌的效方. 乌梅丸 <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蚘.今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乌梅丸
乌梅丸中酸辛苦,川椒细辛姜桂附: 黄连黄柏人参归,安蛔止痛寒热除. 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功效: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 ...
-
黄连、乌梅【来源】《伤寒论》乌梅丸、《温...
黄连.乌梅 [来源]<伤寒论>乌梅丸.<温病条辨>连梅汤. [应用]黄连苦寒清热,乌梅生津止渴.酸涩敛阴.二药合用,取"苦酸制甜"之意,是具有较好疗效的降糖 ...
-
乌梅丸中隐藏着中医大智慧!如何用它调理疾病?伤寒论为你揭秘
乌梅丸中隐藏着中医大智慧!如何用它调理疾病?伤寒论为你揭秘
-
《伤寒论》之厥阴病与乌梅丸的奥秘是什么?
张仲景六经论治,厥阴经是针对心包(又名:心包络,心的周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肝胆,及至牵扯脾,肾,一系列病症的描述与治疗,但厥阴经病症复杂,反复多变,寒热虚实不定,其中也牵扯到营分,血分病症. ...
-
郝万山讲《伤寒论》:乌梅丸(10)
大家好,我们开始上课.我们上次课主要讲到了厥阴病的提纲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这个证候,是"寒邪郁遏厥阴相火, ...
-
解读伤寒论厥阴病三大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附,御医王肯堂补遗 伤寒瘥后...
当归四逆加姜萸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乌梅丸证之第338条
三.里部病辩证 一.阳明病 二.太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9.乌梅丸证 厥阴太阴少阳合证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 ...
-
灵素之问 | 从阴阳五行到《伤寒论》六要素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5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