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习:关于古玺学习,你至少要知道这些内容

(0)

相关推荐

  • 中国篆刻如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

    赵之谦篆刻 据考古资料证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三件商代铜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具有和甲骨文同样悠久的历史.根据著名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于省吾(1896-1984年)在< ...

  • 篆刻学习:古玺临摹的三个“小窍门”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学篆刻需要临摹,甚至我们还摸索出来了临摹顺序,即:先临秦汉印(汉印为主),再临战国古玺,紧接着才是明清时期名家印,最后再回归汉印.就是所谓的:初临秦汉印求得规矩,再临战国古玺得奇正之 ...

  • 篆刻学习:古玺临摹,这4点是章法基础中的基础

    本文介绍的这方玺印是我们古玺临摹作业的第十三方,关于这方印的地域判别,专家们有争议.有意思的是这方印是战国官玺里至今发现的唯一一方两面印.它的样式即印文如图: (两面官印) 印面是"仓吏&q ...

  • 篆刻学习:古玺临摹作业的第12方,古玺印的经典章法

    临摹前的一点思考 大概所有的篆刻学习者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适合所有篆刻作品的章法原则呢?一旦掌握了这种章法原则,所有的篆刻创作都可以由此找到解决方法-- 这很玄妙,因为,一旦找到这种原则,就像 ...

  • 古玺临摹:如何通过临摹一方古玺学习更多的篆刻知识

    学篆刻,临摹是必修课,这就跟书法一样,书法学习要临摹古代的碑帖,篆刻学习要临摹古代的印章.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所说的 "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 ...

  • 实例:在汉印基础不扎实时,为什么不建议初学者学习战国古玺

    因为粉丝们的建议,在唐诗系列与<说文解字>课程之外,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恢复一部分篆刻相关的内容.今天我们讨论一下:在汉印临摹没有一定的基础之前,为什么不建议初学者学习战国古玺. (篆刻 ...

  • 古玺学习:章法的重要手段之“聚散挪移”和“轻重调节”

    中国的汉字发展到战国之际,因为周王室式微,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文字构形发生了突发性的转变,因此,战国古玺所使用的文字异体纷呈,繁简无定.同样一个文字,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写法,甚至相同的地区相同的文 ...

  • 张鼎:古玺学习中的思考与尝试

    庚子新春,因疫情,闭居虞山,终对三峰,闻听钟鼓,惟书刻以自娱也.读<石鼓>,篆钟鼎,胸中顿生三代豪迈之气,施之于刀,宛然在焉! 此为一段刻于印章边款的感受,此间因写作需要,笔者用了大概两个 ...

  • 古玺学习中的“稚”与“质”

    关于书法学习,晚清艺术大师赵之谦在<章安杂说>里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故书以不学书.不能书者为最工.夏商鼎彝.秦汉碑碣.齐魏 ...

  • 篆刻讲堂:古玺及其艺术特点

    篆刻讲堂:古玺及其艺术特点 (2017-02-22 17:20:06) 转载▼ 作者简介:王义骅,1971年6月生,斋堂承荫堂.篆刻师承西泠印社余正先生.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