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53丨历节病脉

(四)肾主水,骨与之合,水性下,故脉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与之合,血性濡,血虚则脉弱,故脉弱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为水所止,心气不得越,因而伤之。水汗相搏,聚以成湿,湿成则内应于脾,脾,土也,土克肾水,是以湿伤其骨。关节者,骨之所凑,筋之所束,故湿独善流关节以克其所胜,侮其不胜。然水汗所郁之湿,久变为热,湿热相蒸,湿属土,土色黄,是以历节发出黄汗也。

(五)趺阳胃脉属土,土,湿所化也,《脉经》谓:浮滑为有宿食。此虽非宿食之谷,然滑乃阳盛也;《内经》曰:食入于胃,长气于阳。是乃饮食肥美所长之阳,成其湿热之气,宜乎亦得称以谷也。脉浮汗自出者,《内经》曰:汗者,谷之精气。今谷之盛阳,出之于表,浮为卫虚,不能固腠理,因自汗出也。

(六)少阴脉者,太冲肾脉也。肾脉本沉,因饮食饮食:疑系“饮酒”之误。当风使之浮,浮则肾伤,肾属阴,主血,伤必不足而脉弱也。肥人本多气多血,其脉充盛,今反涩,由其血不足也;小者,气衰也,由饮酒所致。盖因酒湿热有毒,饮之过则伤卫伤荣,迫津为汗,汗出当风,乘虚入客,与卫相干,则短气自汗出,入伤筋骨,则历节疼痛,不可屈伸。

  • 徐忠可注解

(四)此言历节病,亦从外邪,而此则因水气所致者也。谓寸口脉沉而弱,沉弱者,阴脉也,沉则远于肌肉,故曰沉主骨。沉中见弱,筋近骨而柔,故曰弱主筋。骨者,肾主之,筋者,肝主之,然病虽在筋骨肝肾,实由外邪,故云从汗出得。但外邪何以能伤筋骨,水为阴物,故云因汗出入水,水伤其心,以渐及之,乃湿流关节而历节痛,外水心火相郁而黄汗出,但非中风不遂之比,故曰历节,言外邪挟湿入与阴争,递历关节而为痛也。观仲景谓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可知心伤则饮留,渐及肝肾,皆饮气为之接引也。

(五)此概言历节因风湿,其在胃、在肾不同,而皆因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乃历节病之因于风者也。谓趺阳,脾胃脉也,滑为实,知谷气实,浮为热盛,故汗自出,然谷何以不行而实,岂非酒湿先伤之乎。胃何以致热,岂非风搏其湿乎。

(六)若少阴脉,左尺也,主肾,主阴弱,则阴不强,故知血不足,肾脉本沉,无故而浮,故知为风,风血相搏,而邪与正争,故疼痛如掣,有似抽掣也。然风何以得至少阴,岂非因酒湿挟风乘之乎!若盛人,肥人也,肥人湿多,脉得涩小,此痹象也。于是气为湿所搏而短,因风作使而自汗,气血为邪所痹,而疼痛不可屈伸。然肥人固多湿,何以脉骤涩小,岂非酒湿困之乎。何以疼痛有加而汗出不已,岂非湿而挟风乎。脉证不同,因风则一,故曰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 尤在泾注解

(四)此为肝肾先虚,而心阳复郁,为历节黄汗之本也。心气化液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气从汗孔入侵心脏,外水内火,郁为湿热,汗液则黄,浸淫筋骨,历节乃痛。历节者,遇节皆痛也。盖非肝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先究其本,以为历节多从虚得之也。按:后《水气篇》中云: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合观二条,知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

(五)趺阳脉浮者风也,脉滑者谷气盛也。汗生于谷,而风性善泄,故汗自出。

(六)风血相搏者,少阴血虚而风复扰之,为疼痛如掣也。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风入遂着而成病也。盛人脉涩小短气者,形盛于外,而气歉于内也;自汗出,湿复胜也。缘酒客湿本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

(0)

相关推荐

  • 《证治准绳·杂病》伤湿

    湿有天之湿,雾露雨是也.天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荣卫.有地之湿,水泥是也. 地本乎形,故先伤皮肉筋骨血脉.有饮食之湿,酒水奶酪之类是也.胃为水谷之海,故伤于脾胃.有汗液之湿,汗液亦气也,止感于外.有人气之 ...

  • 张仲景和孙思邈论述:人为什么会得类风湿关节炎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以案说医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第66篇原创文章 历节是指以遍历关节疼痛为主证,甚则肿大变形,不可屈伸,身体羸瘦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徽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 ...

  • 金匮要略浅注-中风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中风之病.内经论之甚详.而读者每苦不得其要.且多与痹合论.同中之异.更不可以不辨.)夫风之为病.(中人彻于上下.故)当半身不遂.或(着于一处.)但臂不遂者.此(不为风而)为 ...

  • 金匮诵读91丨痰饮病脉舌症治

    尤在泾注解 (一.二)谷入而胃不能散其精,则化而为痰,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则凝而为饮.其平素饮食所化之精津,凝结而不布,则为痰饮.痰饮者,痰积于中,而饮附于外也.素盛今瘦,知其精津尽为痰饮,故不复外充 ...

  • 金匮诵读104丨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 ...

  • 金匮诵读140丨妇人闭经

    尤在泾注解 (十四)经水不利下者,经脉闭塞而不下,比前条下而不利者有别矣.故彼兼和利,而此专攻逐也.然必审其脉证并实而后用之,不然,妇人经闭,多有血枯脉绝者矣.虽养冲任,犹恐不至,而可强责之哉. (十 ...

  • 金匮诵读139丨妇人流血不止怎么办?

    尤在泾注解 (十一)本文已见<虚劳篇>中.此去男子亡血失精句,而益之曰旋覆花汤主之,盖专为妇人立法也.详<本草>旋覆花治结气,去五脏间寒热,通血脉:葱主寒热,除肝邪:绛帛入肝理 ...

  • 金匮诵读138丨温经汤要抓住这几个症状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 ...

  • 金匮诵读137丨悲伤哭泣,常用甘麦大枣汤

    尤在泾注解 (六)脏燥,沈氏所谓子宫血虚,受风化热者是也.血虚脏燥,则内火扰而神不宁,悲伤欲哭,有如神灵,而实为虚病.前<五脏风寒积聚篇>所谓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而属于心也.数欠伸者, ...

  • 金匮诵读136丨妇人感冒第一方

    尤在泾注解 (一)中风七八日,寒热已止而续来,经水才行而适断者,知非风寒重感,乃热邪与血俱结于血室也.热与血结,攻其血则热亦去,然虽结而寒热如疟,则邪既留连于血室,而亦侵淫于经络.设攻其血,血虽去,邪 ...

  • 金匮诵读135丨养好月子才能过好日子

    徐忠可注解 [三物黄芩汤]此言产妇有暂感微风,或在半表里,或在下焦,风湿合或生虫,皆能见四肢烦热证,但以头之痛不痛为别耳.故谓在草蓐,是未离产所也,自发露得风,是揭盖衣被,稍有不慎而暂感也.产后阴虚, ...

  • 金匮诵读134丨产后中风

    尤在泾注解 (九)此产后表有邪而里适虚之证,若攻其表,则气浮易脱:若补其里,则表多不服.竹叶汤,用竹叶.葛根.桂枝.防风.桔梗解外之风热:人参.附子固里之脱:甘草.姜.枣以调阴阳之气,而使其平,乃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