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曾盛极一时的墨家思想,为何最后神秘消失?
相关推荐
-
墨学的千年深耕与马学的百年传播(一)墨学的微言大义-刘长明,沈大光
墨学的千年深耕与马学的百年传播 ---以中马会通为中心的考察 刘长明,沈大光 (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墨子十论,可谓微言大义.作为力行学派的墨家,为了践行墨学 ...
-
墨家与儒家的分歧,无奈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时期,各种学派,各种学说涌现出来,他们相互争论,他们中有些人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孔子,老子,孟子等他们的学说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思想却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发 ...
-
儒家尊天命远鬼神,墨家非天命信鬼神,谈谈儒墨两派思想的区别
孔墨两大学派,都产生于东周后期.墨子生在孔子后,正当儒学正盛之际,他先学儒家学问,后因其教义繁琐害民而自立学派,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 儒家最尊崇周公,最高的政治榜样是周公相周成王.儒家的思想,大儒做卿 ...
-
人生指路明灯-我眼里的儒道释法墨
这个昵称用了蛮久,在某个平台上.其实只想表达,我对这五家都有很认同的东西.今天花蛮长时间,搜集.删减.总结.梳理,按自己的想法介绍一下. [1]儒家:解决人与社会的问题-塑造好的习性 儒字摆在了第一位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春秋时期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由周王朝的统一走向霸权的分裂: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逐渐由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的广大 ...
-
魏国曾是战国时期头号强国,后来与齐国打了两仗,为何就迅速衰落
公元前403年,曾经称霸北方的晋国土崩瓦解,被新生的韩.赵.魏三国所取代,群星灿烂的春秋时期从此结束,七大诸侯争雄的战国时期拉开了序幕.魏国在魏文侯君臣的变法图强下首先崛起,涌现出李悝.西门豹.乐羊. ...
-
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的显学,韩非子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的显学,韩非子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墨客论史y 发布时间: 2021.07-2415:46 引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共有两位圣人,一位是备受历代帝王朝拜和敬仰的孔子,另一位则是备受帝 ...
-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合集——感受战国时期的辉煌
曾侯乙墓于1978年发掘于湖北随州擂鼓墩,这是战国早期的一位姬姓曾国君主曾侯乙的墓葬.此墓在发掘之初即发现有古老的盗洞,似已被盗.然而,当人们揭开墓顶的盖板时,发现十多具棺材飘浮在满池的浊水之中,正是 ...
-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曾被两次攻克,你都知道吗?
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除了齐国,其他六国基本上都有迁移都城的情况.比如魏国在战国初期定都安邑,也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到了战国中期,魏国迁都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再比如韩国,三家分晋后,韩 ...
-
战国时期的关东六国联合伐秦,为何非要硬攻函谷关?道理很简单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咸阳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孙膑(生卒年不详),,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孙武的后世子孙.原名不详,因受膑刑,被砍去两个膑骨,故世称孙膑.大致于孙武去世后百余年.即公元前3世纪,生于阿.鄄(今山东阳谷阿城镇.鄄城县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