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相关推荐
-
再读《论语》(6)
健迅谈历史 2021-02-13 11:49 27.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12
八佾第三 十二 祭如在(1),祭神如神在(2).子曰:"吾不与(3),祭如不祭." [注释] (1)祭如在:祭,这里的祭是指祭祀祖先. (2)祭神如神在:神,神灵. (3)吾不与: ...
-
祭神还应如神在——《论语》悟读【51】
表里如一,一以贯之--题记 <论语>第三篇第十二章: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 ...
-
【古礼漫谈】漫谈中国祭祀礼
王锷 祭祀礼是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左传>僖公十九年(前641)司马子鱼说:"祭祀以为人也."文公二年(前625)记载:"祀,国之大事也.&quo ...
-
【八佾第三】3.12什么是祭如在?
点击音频听,轻松自在学 [原文] 祭如在①,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yù)②祭,如不祭." [注释] ① 如在:如同被祭祀的祖先在场享受一样. ② 与(yù):参与,亲自参加. ...
-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中文名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创作者叶存仁 创作时代清代 字心一 号墨村 作者简介 叶存仁(1710-1764),字心一,号墨村,湖北省武昌府江夏县人 (现为湖 ...
-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万事劝人休瞒昧"什么意思呢?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万事劝人休瞒昧 这句话其实没那么简单!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在你头顶上有神明巡视,做事不要瞒人昧心.做错事,不怕别人知道,最怕自己知道而过不去心上那道坎儿. 很多人 ...
-
【生活感悟】:举头尺三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这里写标题 古常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情要心敬存畏,不要以为边身没有人就坏做事,要时时刻检刻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所作为,及时地止行恶善. ...
-
古人训:“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道出处世真谛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能听到."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等台词,那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这与古人迷信思想息息相关,因为他们虔诚的笃信信奉神明,所 ...
-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即兴赋诗据赠 清朝 叶存仁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叶存仁(1710---1764),字心一,号墨村,清代官员.江夏( ...
-
你可知头顶三尺有神明,它就像录像机,24小时记录你的一切
你可知头顶三尺有神明,它就像录像机,24小时记录你的一切
-
从科学角度证明“头顶三尺有神明”,务必好好做人!
大家一定都听过"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句话是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心存敬畏之心,不可胡作非为.很多人并不相信,觉得做了坏事,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心安理得.于是这些人在张学 ...
-
头顶三尺有摄像,不畏己知畏人知
多年以前,没有人想到,摄像头会无处不在,尤其在城市中. 一座城市,你出门时,所在楼宇的入口.电梯,甚至每层都会有对应的监控,小区出入口和小区定点位置也有摄像头. 你走在路上,红绿灯处有监控,街道两侧的 ...
-
上海最古老的古典园林,已有九百多年历史,门票仅12元却少人知
导读: 说到江南园林,大多数国内游客的目光都会集中在苏州园林.从小学课本中我们就有了解到苏州园林,也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关于苏州园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苏州,然而苏州并没有让我们失望.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