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麻黄汤
相关推荐
-
小张医生经方方剂归纳6
小张医生经方方剂归纳6-咳嗽胸闷咽痛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4 甘草3 干姜3 细辛3 五味0.5升 桔梗汤 桔梗1 甘草 半夏散及汤 半夏1 桂枝1 甘草1 半夏厚朴汤 半夏 厚朴 苏叶 ...
-
大小竹沥汤
大竹沥汤 (<备急千金要方>) 大竹沥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七.主治①<备急千金翼方>: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 ...
-
麻黄药证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定性为太阳表实药物. 1.古文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名医别录& ...
-
方剂学辛温解表剂的简单归纳
麻黄汤 <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组成]麻 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 甘草炙,一两( ...
-
小张医生经方方剂归纳4
小张医生经方方剂归纳4-外感发热怕冷汗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3 芍药3 桂枝3 生姜6 大枣12个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2 细辛2 附子1个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8 桂枝3 干姜2 栝楼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14讲:麻黄汤方义,麻黄去节又去沫,甘草唤醒大义
内容提要:1.麻黄汤方义,讲述了桂枝.麻黄.杏仁.甘草各自在麻黄汤中的作用:2.讨论麻黄去节.去沫的原因和影响:3.从"大义"的角度去理解甘草在方子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 朋友们大 ...
-
【伤寒论】52条,【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3,【医案】急性肾炎.麻黄汤,【补血药】阿胶,【清热...
. 热爱105°C的你 阿肆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导读]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 ...
-
太阳脉症麻黄汤证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三
麻黄汤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解热袪痰剂,它的适应证是:"脉浮紧(或浮数),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柯韵伯说:"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之症,用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汤
麻黄汤解表风寒,桂杏甘草药四般: 恶寒发热脉浮紧,表实身痛无汗喘.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 ...
-
伤寒论类方 卷一: 桂枝汤类·一 麻黄汤类·二 葛根汤类·三 &n
伤寒论类方 卷一: 桂枝汤类·一 麻黄汤类·二 葛根汤类·三 柴胡汤类·四 伤寒论类方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汤(一) 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 ...
-
7伤寒论35-41条 感冒浑身疼 不出汗 脖子僵硬 麻黄汤-老庞白话伤寒论
海阳庞氏中医 本文为<老庞白话伤寒论>视频讲座文稿,视频连接在文章底部,结合文字与视频一起学习,事半功倍. 本节条文内容: 35.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36.太陽與 ...
-
收藏干货: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100条伤寒临证精华)|方证|四逆散|伤寒论|方药|麻黄汤
附:100条伤寒临证精华 1.<伤寒论>之六经来自八纲,与<黄帝内经·热论>之六经不是一回事.<伤寒论>之理论与<内经>之理论是两个不同体系,所以用&l ...
-
《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证刚开始是表证...
<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证刚开始是表证,即在太阳,其症状类似西医学中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然后既发咽部细菌感染,传入少阳,寒邪开始化热,由少阳传入阳明,寒邪就彻底化为温热. 四合汤中用荆 ...
-
《伤寒论》——麻黄汤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专门治疗寒疫,太阳病伤寒主方.提到麻黄有些人以为麻黄治疗咳喘,其实错误的,或者不正确,在伤寒论当中麻黄主要散寒解表治疼痛,配合桂枝力量尤其雄厚,导致温病学派不敢用麻黄,要用甚至几分. ...
-
伤寒论之麻黄汤与桂枝汤简论
伤寒论之麻黄汤与桂枝汤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