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第七十三章 有一种人,老子说他们“有病”

(0)

相关推荐

  • 诵读《道德经》第二章:圣人悟道的秘密

    诵读《道德经》第二章:圣人悟道的秘密

  • 《道德经》和《庄子》同为道家源流,圣人悟道的三大不同之处

    曾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对于<老子>和<庄子>的先后顺序,存在着学术界的争论. 国学大家梁启超先生,认为庄子应该先于老子,在上世纪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道德经>后 ...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不知上,有两解. 知,然后放下自己的知见,如实地审视问题,这是一解.这和"揣着明白装糊涂&qu ...

  • 胡说《老子》52 —— 明道之用

    原创 胡涂医 胡涂医 8月24日 胡说老子52-明道之用.m4a00:0004:02 天下有道之士,转身即是,每个当下都是无法之法.时间.空间,对于他们形同虚设.老子接着透露了一把神奇事儿:      ...

  • “匠人精神”就是这种贯注全部的精力,去完成一项工作的状态

    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前两天讲的是"天之道",老子的"天之道"只讲很少部分,因为他也认为这部分比较玄妙,我们没法探求得太深,所以就给大家点到为 ...

  • 高恒解《老子》之七十一

    高恒解<老子>之七十一 7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道的,这是高明的:不知道自己应该知道的,和生病是一样的.圣人( ...

  • 人以沉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得哉?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 ...

  • 李老子实乃天下之至狂

    原本并不想写文章,但碰到一位颇有意思之人,因此夜晚时分忽然想写篇短文. 这位仁兄对老子道德经倒背如流,他说:老子是上下五千年来最虚怀若谷之人,最低下谦和之人... 仁兄搞错了,实际上李老子乃天下之至狂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冲动时的举动,人们称之为勇敢.这种勇敢举动的结果,是勇敢者身死命丧.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冲动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贸然行动,这是勇于不敢.古人常 ...

  • 阴魂不散●第七十三章 意外脱逃

    (朗读者:自洽) 韩冰匆匆奔到医院的后门,上了吴明的车. 吴明的车没有熄火,等她上了车,吴明就驾着车汇入路上的车流中. 韩冰惊惧地问:"去哪儿?" 吴明凝眉对韩冰说:"你 ...

  • 刀神传说第七十三章梁秀篇(3)

    [作者:高依弟] 刘零侃侃道:"司空摘月偷东西有个习惯:先赌后偷.两年前,我在王屋山松台遇到司空摘月,与他赌了一场,结果内裤被偷,还输了五十两.我是个无聊之人,刀神李流水不会这么无聊吧?&q ...

  • 道德经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老子在这一章节来,继续讲不,不变成了不不,不不变成了不,阴阳转换. 先贴下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 ...

  • 《道德经》七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这是老子的申命篇之二.此 ...

  • 仇家易躲,暗恋难防 第七十三章

    文字丨蔻蔻 图丨北堂文学舍 仇家易躲,暗恋难防 这句话我不想听第二次 73 江念站在树上垂眸望着树下的人. 红莲嘲讽一笑,"今天就算天王老爷来了耶救不了你们!" 说罢,一记鞭子甩过 ...

  • 《燕祈儿》第七十三章 爱别离

    第七十三章 爱别离 用刚刚烧开的雪水倒入晶莹的玉质茶具,冷水寒的动作缓慢而优雅,袅袅热气中,他修长的手指犹如玉雕一般. 祈儿坐在矮几对面一边等着喝茶,一边对在一旁打下手的残雪说. "雪姐姐, ...

  • 第四百七十三章 现在我很幸福

    第四百七十三章 现在我很幸福 现在我很幸福(黄丽玲演唱) 远远就看到他们的身影,我和陈华过去的时候,我看到李素开始紧紧拉着无为的手,无为被她突来的举动吓到了,抬头一看才知道我和陈华正在靠近. 无为的脸 ...

  • 老子第七十三章中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如何理解?

    老子<道德经>中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跟我们常说的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虽然只有一个近义字的差别,但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老子<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