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变稿为章,由简牍书写而产生的章草
相关推荐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9)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
-
胡抗美狂草离甲骨很近 离当下很远
胡抗美书法<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胡抗美对甲骨文和金石文章法的分析,无疑勾起了我们对章法起源和远古章法的浓厚兴趣,甲骨文和金石文是我们祖先的遗绎,看到它们会有一种怀旧感和寻根感.同时, ...
-
端午吟稿三章
端午赋 谛听 余自市集熙攘闻堵.鱼肚泛白,晨曦微吐,暖暖和风,笛鸣南浦.夹岸蒿芦,引长天一色鸥鹭. 见往来者多农户.时令满菜素,摊起齐见篓.活鲜少鱼,时维庚子疫情,速以长江禁捕.呼汨罗龙舟赛兮!念楚畹 ...
-
【大愚书论】生宣纸与明代的大写意花鸟画
书画是人与书写工具.书写材料的结合,同样的书写动作,纸张不同便会表出现不尽相同的形态效果,自东汉末年,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其制作原料和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麻纸到后来的藤纸.竹纸 ...
-
【大愚书论】书法的坐姿与执笔
汉字的书写经历了执简而书和书案书写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简牍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与之相对应的书写方式便是执简而书.纸张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书写材料的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水之法
中国画常又被称为水墨画,水墨之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墨法贵在淋漓而不臃肿","淋漓"讲的就是用水所取得的效果.水墨神化,其妙在水,黄宾虹说:"能使笔墨变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色之法
青绿山水 水墨丹青是人们对中国画的传统代称,中国的绘画本以设色为主,六朝至唐发展出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作为主色,但从唐王维开始,水墨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各种设色反而成了水墨的辅助,这其实源于中国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墨法
在书画的创作中,除了笔法之外,墨法同样也很重要,墨法的核心在于用笔,墨中见笔,笔中见墨,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都是表达作者内在的人文精神,因此可以说墨法是笔法与墨色结合的具体表现方法,墨色不仅使笔法 ...
-
【大愚书论】为什么说古无大字
简牍书写从西周算起,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在造纸术发明和成熟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纸简并用,直到东晋末年桓玄篡立,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qu ...
-
【大愚书论】有心缠纸笔与唐代书法的韵失法立
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毛笔 有心缠纸笔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于硬毫笔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唐代发展到了极致,因唐太宗独善王羲之,唐初的书法风尚接续东晋南朝之姿媚妍丽而整饬以法度,然法立而韵失,这也反映在了 ...
-
【大愚书论】魏晋南北朝的有心笔与无心笔
随着纸张自东汉末年的逐渐普及,毛笔的制作随之出现了显著变化,成本低廉的纸张使得书写空间获得解放,毛笔的形制相应呈变大趋势,而书者对于毛笔的要求也精益求精,并亲自参与改良制作,著名书法家张芝就妙于作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