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太阳风寒——能不能艾炙

(0)

相关推荐

  • 不解肌;而以火劫汗,伤阴致变四法

    ------读<尚论>学<伤寒论>-10 一法,辨阴未尽亡. 一法,辨邪所由解. 一法,不得汗,反躁,必圊血. 一法,辨脉微而数者,不可炙. 23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6

    06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sou),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0

    原创2021-07-17 19:01·中医孙鹏飞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 ...

  • 白发伤寒论|第二十二讲(110.111)

    第二十二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故发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 ...

  •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学习要点

    学习<伤寒论>必须要最低阅读三千遍(阅读,需要读出声音),并且能够倒背如流.学习<伤寒论>最好不看任何人的注解,确实要看我们都只看.只读原文.<伤寒论>与其他许多古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 ...

  • 《伤寒悬解》风寒双感——大青龙汤

    论述:综述各方与证,写在大青龙之前的话,在这里捋一下思路,以助学习理解大青龙汤.如果懒的读,可以忽略. 1 伤寒之后,始终是一个营卫相抟而又风寒互搏的状态,如营卫互根,营为阴血,血中之温,是为卫阳,而 ...

  • 《伤寒悬解》太阳风寒——五苓散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三章 太阳表证未解,而里有水气,小青龙.五苓散,皆解表泻水之剂.而小青龙之表药则用麻黄,五苓散之表药则用桂枝,其里水则同,而表证之风寒则异也.小青龙但用麻黄发汗以泻水,其于大便微利者方 ...

  • 《伤寒悬解》少阴篇——真武汤、猪苓汤、四逆散、与艾炙提纲

    少阴十九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 少阴病,二三日不愈,至四五日加重,腹疼,小便不利则知水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太阳上篇——开头理论

    伤寒悬解卷三 太阳上篇五十三章 太阳本病 1 太阳以寒水主令,太阳主皮毛,统领六经者:太阳在表,皮毛伤闭,六经相传,一日一经,六经传变,六日之内,不内入脏腑者,总统于太阳一经,解以太阳之法,表解则已. ...

  • 《伤寒悬解》——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十五章 1 风者,天地生发之气也.风秉于营,营性发散,风性疏泄,寒伤皮毛,营伤内闭,营郁内热,不能发散,则生风疏泄,营郁之风,外泄皮毛之表寒,则发热汗出. 太阳四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 ...

  • 《伤寒悬解》太阳篇——太阳中风

    太阳六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者,寸口为阳,阳浮者外感也,尺中为阴,阴弱者,邪不及阴也( ...

  • 《伤寒悬解》太阳中风——营卫不和

    太阳九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1 病常自汗出者,营性疏泄也,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而不外调和于卫气也. ...

  • 《伤寒悬解》太阳伤寒——麻黄汤与总纲要

    太阳伤寒九章(总纲) 1 寒者,天地闭藏之气也.寒性收缩,此也物理之性.皮毛未合,寒伤营血,闭束于外,是以恶寒.营血伤寒,经脉束迫,风不外泄,皮毛不开,则病伤寒. 太阳十九(伤寒表实之纲要) 太阳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