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的经营观:用人失误往往是业绩失误的直接诱因

我不喜欢开会但也不反感开会。在我不长也不短的职业生涯中我有一个基本认知就在于:所有的会议都是围绕要解决某几件事情或者某个问题而展开的。上周最后一天,我连续参加了好几个会议,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会议,分别是部门内部会议和城市端的政策透传会。
在部门内部会议上,我说了一段话,这段话我想分享在此,也顺便提醒局部的读者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我当时说,我发现大家都很忙,日常琐碎的工作也很多,但我想告诉大家无论你多忙,加班加点,水都来不及喝也好,我都想告诉你,任何一个职位和层次都是有自己的工作重点的,你不要深陷在琐碎工作中连自己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都忘记了,工作可以杂乱,但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一定要清楚,你不能忙得忘了初心,忘了当初为何出发?
比如作为招聘主管,在我们这个行业,你的工作并不是为城市端招募骑手,相反,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协助城市端将自己的招聘团队搭建起来,靠着一个总部的招聘主管去为城市端招募骑手,本身就是不可行的,你能招募多少骑手,我们缺口一千多,你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问题吗?我相信你做不到,所以,协助城市端尽快将自己的招聘团队搭建起来,才是你要考虑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得让他们具有打鱼的技巧而不是赠鱼给他们,就像国家推行的扶贫,一开始是发钱给贫困户,后来发现扶贫很多年依旧没有成效,国家马上就反应过来,得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然后才可能有活路,当思维转变的时候,扶贫的就见效了。作为总部的人事招聘主管,你就得转变思路,把自己的角色和工作理清楚,你不能苦哈哈的去给城市端招聘骑手,你一定干不好,这就是角色认知和工作重点与思路的转变。
在城市端的政策透传会开完以后,被城市总留下来和他们的城市政委一起开了一个简单闭门会议。
城市总说自己很忙。我说,你要是一直觉得自己很忙还分不开身,那就只能说明要么你方向错了要么你方法错了,尤其是你对下面的授权不够,要么就是你没有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位置上。在公司层面虽然我们一直提培训工作,但事实上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所知,培训是训不出人来的,只有培养才是,因为培训是讲课,培养是授权是交给他操作你站在边上看,所以你得想办法将你看重的人培养起来。
在培养这件事上,一定是功要下属领,锅要自己背,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当下属犯错了,挖坑了,我们出面来帮他收拾这个烂摊子。
在用人问题上,我们是对事不对人的,当你觉得这个人是可造之材,你就要让他去承担某种责任,所谓的承担责任就是把自己手头的一些活交给他们去做,敢信任敢授权,让他们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我们的权限范围内为他们创造成长的环境和给与容错的空间。你有了这个概念,你所在的城市,你的人才就不可能缺乏,当你有了真正的人才可用的人,你就不会觉得累了。这是一种基本的人才培养观。
后来我们谈到了近期公司维度的去除高价兼职骑手的事情。我发现在政策透传过程中,有些站长不是很理解,他们的眼睛都是盯在高价兼职骑手这个字眼上,觉得在操作上,除了高价兼职就一定是全职骑手,这也是一种误区。
我们得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要去除高价兼职骑手?去除高价兼职骑手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降成本增利润,但是,在去除高价兼职骑手的过程中,既要保障数据的稳定同时还要考虑降低成本这个核心概念,重点是降成本提利润,当你理解了去除高价兼职骑手的目的,你的操作就可相对来说不那么困难,至少有两种选择:第一,去找平价兼职;第二,去找低于现有高价兼职的骑手进来。本质上都是为提升了利润。
经营过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保证数据的稳定性是运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是经营,只要将运营和经营结合才是最佳选择。
马上就是中秋节,联系到现在去除高价兼职骑手的事,我的建议是,在中秋节活动上不要单纯的发发月饼,吃吃喝喝,还可以顺带着将我们的目的通过这样一次活动传递出去,比如奖励那些老带新骑手,再制定和宣传一步进人的政策,乃至于留存的政策,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到冬季战役的政策,这样对我们更有利,尤其是在去除高价兼职骑手的过程中,你一方面要加大招聘力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如何将低价兼职或者平价兼职绑定在团队中,而且是冬季战役的提前锁定。
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是具有预判性思维的人,我们不但要考虑现在怎么做?还要考虑未来几个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提前做政策制定,有意识的规避未来几个月内潜在的风险,那么对于经营就一定是有利的,毕竟经营的本质还是要盈利,而想要盈利就一定是提前将看得到的风险规避掉。
想要规避风险就是经营中的管理预判性,在实践中就意味着成本会提前支出,由于这种提前支出又反过来降低了经营成本。但由于预判在事发前就很难去界定是成本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往往容易被财务部门抓着不放,这就需要财务的水平和老板的水平要高,不然很容易让具备预判能力的管理者让平庸之辈给干趴下,当然,有理有据有节的说服和沟通也很重要。突出预判性是管理者的基本素养与技能,如果说老是在解决现有问题而不是考虑未来,那么你的问题就会不断涌现,甚至是现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给未来增加障碍,就是说现在的方法会变成未来的问题制造者。判断一个管理者成不成熟有没有能力,光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
此外在上一周,我们还谈到了业绩的完成,顺便记录分享在公众号上。对于什么样的团队能完成什么样的业绩,我有着基本的研判,而基本的研判出发点就在于对团队管理者的认知,有些人热衷于业务,有些人人品靠谱,有些人老实稳重,有些人热衷于搞关系,有些人喜欢玩内斗挑事端,有些人喜欢用比自己弱的下属.....这都是团队管理者或负责人的类型。不同的管理者带出来的业绩往往一目了然,什么人能完成什么人达不成什么人带出来的团队业绩会越来越差,都是性格使然,一个没有交付能力的团队一定是团队负责人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得去关注团队负责人,及时将那些搞关系玩内斗挑事端,用人方面喜用比自己弱的下属的负责人及时调整,以在经营管理中及时止损,用人本身就是大课题,用人失误往往是业绩失误的直接原因,你会用人你的业绩就不难看,你不会用人你的业绩差的苦你就只能自己承受,这一点也需要在工作中倍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