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打破挫败和压力的死循环

问.
最近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一个项目之中,连续整整半年。然而,项目失败了,公司净赔几万块钱,我非常沮丧。
这件事让我很有挫败感,我发现我负责的每一个项目都会在关键时刻出问题,怎么努力最后都成功不了。唉,这是命吗?

答.
当我们很努力的付出之后,结果不如我们的预想时,我们会挫败,挫败多到我们承受不了的时候,我们会呐喊一句,唉,这是命吗?
对,这是命,但也可以不是命,选择的权利在你的手中。
分享一句灵性大师萨古鲁的话,他说:不管是什么事,都可能让我们变得更智慧,或是受伤害,这是我们的选择。
重复一下,这是我们的选择。
我们自己有选择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获得智慧的权力,也有选择从事件中获得伤害与打击的权力。看得出来,你选择的是从事件中获得伤害与打击。
你说“这件事让我很有挫败感,我发现我负责的每一个项目都会在关键时候出问题,怎么努力最后都成功不了”。
我倒是认为你的这句话比“项目失败了,公司净赔几万元”可怕得多。
心理学里有一个说辞,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义,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
心理学家认为“人是极其自恋的动物,一旦我们给自己了一个定义,我们就会爱上自己的这个说法。而为了证明我们说的是对的,我们会不遗余力地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
我们的外在人生,也就是你说的命,就是我们的内在意识,花了很多年去推动的结果。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给自己下负面的定义,这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催眠。
你的人生当然不会再怎么努力也成功不了,这只是你的“一个项目”而已,未来你还将有很多个这样的项目,它只是你职场中的一个小小的逗号。
你需要的是细密的复盘和内省,找出让你不断重复失败的内在操作模式,而不是一惊一乍地把它演绎成命运的感叹号。
人就是拳击手,一直得打到人生尽头,再伟大的拳手,也会被击倒。拳击规则是,裁判数秒结束前站起来,你就还有博斗的机会,你躺下,那就彻底输了。
人生不是拼谁没有倒地,而是拼谁倒地了可以最快站起来。
一切领域的成功者,他们都善于接受失败,并通过吸取经验避免同类失败,最后到达了成功。
他们并不会把失败当成耻辱,被击倒几次,就彻底躺下,对天疾呼:唉,这是不是命啊。
他们总是尽快站起来,宣布新的博斗仍在继续。
· end ·
「 更 多 精 彩 点 击 下 方 图 片 即 可 查 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