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骈拇(译注)
相关推荐
-
“循名责实”的前生今世
作者:庆霖 "循名责实"是中国哲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思想,语出<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qu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之用,然而德也有的上下高低之分,并非德都是道的体现.看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就能分出德的优劣.按唐玄宗所说,则有有德,有无德,有淳德,有上德,有下 ...
-
庄子和斯多葛学派:人的痛苦源于一个原因,试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
庄子说:天生万物,各有其性,也各有其命.真正的善,不是仁义,而是善待自己所得的一切,包括接受自己本性的缺点和不足,正确看待外在的一切. 这种思想和前面我们在庄子的内篇<德充符>中讲的&qu ...
-
《庄子·马蹄》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马蹄"为名,但所讨论的并非马蹄,这只是篇首的两个字,句为"马,蹄可以践霜雪","马,蹄" 实为二词.这是古著名篇的习惯. 主 ...
-
庄子·外篇·骈拇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 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 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 淫僻于仁义之行, ...
-
《外篇·骈拇》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 ...
-
庄子·外篇·山木(译注)
山 木 [题解] 本篇仍主要是讨论处世之道.篇内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虚己.无为. 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其为道德之乡乎" ...
-
庄子·外篇·达生(译注)
达 生 [题解] "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怎样才能"达生"呢?篇文明确提出 ...
-
庄子·外篇·秋水(译注)
秋 水 [题解]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 ...
-
庄子·外篇·刻意(译注)
刻 意 [题解] 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本篇内容是讨论修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要求,只有"虚无恬淡"才合于"天德& ...
-
庄子·外篇·天道(译注)
天 道 [题解] 跟<天地>篇一样,中心还是倡导"无为":所谓"天道",也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 全文大体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至& ...
-
庄子·外篇·天地(译注)
天 地 [题解] "天"和"地"在庄子哲学体系中乃是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祖,一高远在上,一浊重在下,故而以"天地"开篇.本篇的主旨仍在于阐述 ...
-
庄子·外篇·马蹄(译注)
马 蹄 [题解] 本篇表现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提倡一切返归自然的政治主张.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以"伯乐善治马"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