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胡先生豆腐小考(南大往事之二十)

(0)

相关推荐

  • 吃遍云南地道美味,从昆明的凹糟馆子开始

    去到一个城市,我最喜欢去犄角旮旯里找些不起眼的店面,和本地人挤在一起吃吃喝喝.这些餐馆由于环境或者服务不好,在点评软件上的评分通常不高,很容易被外地朋友pass掉.殊不知,这些地方才藏着最地道的滋味. ...

  • 老南京民间美食

    2021年02月04日   16 :气象新闻/老南京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南京作为著名文化古城,人文荟萃,物产富饶,精致细腻的民风孕育了美食文化,民间美食小吃品种繁多,奇葩竞放,享誉东南西北. 六 ...

  •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五:标新立异聚丰园

    话说1861年到1862年这两年,时值正兴园和陈麻婆豆腐把个成都食肆闹得风风火火之际,殊不知又一个餐饮奇才呱呱落地.真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就是日后傲笑江湖的厨界高手.川菜燕蒸帮舵主.聚丰园老 ...

  • 南京 | 一座古城的色、香、味

    More than books 中秋小假,临时起意去南京.高铁没票,不要紧,买到上海:住店价格翻番,不要紧,置冬衣时间还早:预报三天都有雨,不要紧,买把伞. 果然冷风凄雨!出租车停在老门东牌楼下,导航 ...

  • 徐有富:胡小石与董莲枝(南大往事之二十一)

    董莲枝 董莲枝1923年从济南来南京夫子庙演出,仅19岁,颇受文人赞赏.江南才子卢前就是她的粉丝,其<冶城话旧·董莲枝>云:"秦淮歌肆,鼓词盛行为近十年事,众推董莲枝第一.莲枝初 ...

  • 徐有富:吴梅改作业(南大往事之二)

    如今不少高校文科教师上课很少布置作业,特别是研究生课程,通常都是以写篇课程论文,批个分数了事,至于论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学生通常是不知道的,也懒得去问.其实学生做作业,老师改作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

  • 徐有富:关于《方湖日记》(南大往事之十九)

    "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我们班所有人的命运,为了逃避无聊的派别斗争,有位同学竟躲到陶渊明当过八十几天县令的彭泽县,在一家小工厂里当起了临时工,还幸运地结识了一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女儿, ...

  • 徐有富: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下(南大往事之十七)

    三.珍稀古籍的出版机构 陈训慈说:"劬师主持国学图书馆,增益馆藏,整理编目,编印年刊及流通阅览以惠学人外,其尤为学术界造福不朽者,却在用馆藏佳本亲自校辑印书等之出版事业."[1] ...

  • 徐有富: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中(南大往事之十七)

    二.工作人员的研究中心 为了培养人才,柳诒徵还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将图书馆办成了科学研究中心. 柳诒徵先生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苏渊雷谈到了这一点,指出:"先生以积学之士,主持南 ...

  • 徐有富: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上(南大往事之十七)

    在南京图书馆百年馆庆之际,我想起了老馆长柳诒徵. 柳诒徵先生画像 他的成就是将国学图书馆办成了读者的研究院,工作人员的研究中心,珍稀古籍的出版机构,总之都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读者的研究院 国学图书 ...

  • 徐有富:大教育家柳诒徵(南大往事之十六)

    柳诒徵先生 吴宓在<空轩诗话>中甚至将柳诒徵与梁启超相提并论,指出: 近今吾国学者人师,可与梁任公先生联镳并驾,而其治学方法亦相类似者,厥惟丹徒柳翼谋先生诒徵. 两先生皆宏通博雅,皆兼包考 ...

  • 徐有富:读《郦亭诗稿》(南大往事之十五)

    我偶然读到史学大师朱希祖的一首小诗<自嘲>:"不与人物接,不为山海游,终生伏几案,天地一书囚",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便到书店买了套<朱希祖文集>,因为 ...

  • 徐有富:李瑞清遗事下(南大往事之十四)

    五.李瑞清鬻书上海 李瑞清任职期间工资还是非常高的,江宁学务处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呈<督宪调查两江师范学堂及附属小学校应行核减扩充大略情形清折>云:监督李瑞清,"薪水及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