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读书。王夫之《读通鉴论》。摘抄...
相关推荐
-
王世金:故乡行(组诗)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孔子诗论原文
孔子诗论原文 行此者其有不王乎?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 寺也,文王受命矣.讼,坪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绅而(艹易),其思深而远,至矣!大夏,盛德也,多言也,多言难而怨退者也,衰 ...
-
王献之《散情帖》
硬笔临帖: 释文:献之白:不审疾得损未?极忧.及更能出入未?前书云,至于散情,嫂疾苦疗得所,深喜慰,想必为问,敬和晚际似差耶,诸舍也能向诸弟各也.
-
读通鉴(373)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读通鉴(373)读书是为什么? 1.何承天的数学功底高 二十二年(乙酉.445) 春,正月,辛卯朔,开始行新历. (何承天是个数学家,只是我们历史只记载人事,不记载这些科学家,何承天是因为对后世有一些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
-
读书当然“读”很重要
孩子读书总想走捷径,不愿意开口,母亲想尽法子督促他也没有用,父亲一上来就直接给他举了几个长大后后悔小时候没有正确读书的"仲永"例子,并对他当头棒喝道-- 一个人身心提前衰老最显著的 ...
